①小明身体高大强壮,经常欺生凌弱 ②小芳自持家境富裕,处处高人一等
③班里有名同学因为学习成绩不好而受到小强的嘲弄 ④小刚自持智力超群,总是看不起别人
A: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8和6,第三边的长是方程x²-12x+20=0的一个实数根,则三角形的周长是(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荀子有著作传世。他重视儒家经典,在《荀子·劝学》中主张“始乎诵经,终于读礼”;又在《成相篇》中写道:“君法明,论有常,表仪有设民方知。进退有律,莫得贵贱,孰私王?”他吸取道家“道法自然”的思想而否定其中消极无为成分,主张“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志,夫是之谓能参。”“制天命而用之”。清初精研诸子的傅山指出,荀子的思想实际“近于法家,近于刑名家”,而且在一些观点上“又有近于墨家者言”。荀子力图以他在学术思想领域“齐言行”的努力与当权者“一天下”的政治活动相配合,为“一天下”服务。大约公元前285年,荀子到齐国稷下学宫游学,打算说服齐相行“胜人之道”。“如是,则国孰敢不为义矣?贤士愿相国之朝,能士愿相国之官,好利之民莫不愿以齐为归,是一天下也。”公元前266年至公元前255年间,荀子赴秦。曾向秦昭王建言:“儒者法先王,隆礼义……近者歌讴而乐之,远者竭蹶而趋之。四海之内若一家,通达之属(人迹所到),莫不从服,夫是之谓人师。”公元前253年左右,荀子游赵。曾对赵国君臣说:“招延募选,隆势诈,尚功利,是渐(诈欺)之也;礼义教化,是齐之(民齐心)也。”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思想史》、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运输里程是交通网中某种运输方式线路总长度,下图是1979-2014年我国各种运输方式里程变化统计图,公路里程比是指公路实际长度与起迄点间线段长度的比值。华北地区平原国道的里程比高于东北平原,主要是因为华北平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