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下列动物属于脊椎动物的一组是(  )

A:青蛙、蚯蚓、河蟹

B:家鸽、家兔、海马

C:鼠、蝴蝶、蜗牛

D:蝗虫、中华鲟、虾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10-31 10:33:5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B

同类题4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51年英国在伦敦举办了博览会。恩格斯说:“不列颠的贸易达到了神话般的规模,英国在世界市场上的垄断地位显得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巩固:新的冶炼厂和新的纺织厂大批出现,到处都是新建立的工业部门……它成为第一个工业国家。”
材料二:新生工业能够这样成长起来,它只是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作坊,从而把中等阶级的劳动分子变成了工业无产者,把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工厂主,它排挤了小资产阶级,并把居民间的一切差别化为工人和资本家的对立。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
材料三: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了文明中来,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的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资产阶级)按照自己的方式创造出一个新世界。
——马克思《共产党宣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三、指出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期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大事。
(2)指出这件大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发明成果及其意义。
(3)根据材料二概括说明社会关系的变化。
(4)根据材料三分析资产阶级在当时能够统治世界的原因。
(5)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说明了一个怎样的道理?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小题。

那条河流

        ①我怀念那条河。

        ②远远地看,它就像一根孤独的琴弦绷在原野上,任风雨和岁月弹拨。

        ③我是生长在它旁边的一双耳朵。当时我不觉得幸运,以为这是音乐、这波涛的诉说、这不尽激情的灌注,都是理所当然的。以为这柳阴是理所当然的,洋槐洁白芬香的花絮是理所当然的,竹林里布谷鸟黄鹂鸟的啼鸣两岸是理所当然的,两岸湿润的炊烟和歌谣是理所当然的。当时幼稚的心里,却有一个与生俱来的念头:这河流以及与它有关的一切,理所当然属于我们。

        ④我在河里学会了游泳。我把蝴蝶的姿势、青蛙的姿势展示给水中的鱼;我仰躺在水床上,看天,在天蓝和水蓝之间,我是漂浮的梦。我捉螃蟹,石缝里小小的反抗弄疼了我的手,而它并没有多余的恶,小小的身体上全是武器,一生都在战争的恐惧里度过,最大是的成功仅仅是防止过分的伤害。在横渡河湾的时候,我遭遇过一条水蛇,小小的头昂着,更小的眼睛圆睁着打量陌生的天空,它也在不测的水里横渡它的命运。

        ⑤我在竹林里制作了第一管竹笛,摹仿北斗的指法(它也是七个音孔),我在静夜里向身后村庄和远方的岁月吹奏。

        ⑥当时,我不觉得这一切都是奇迹,真不觉得我内心的水域,有一多半来自这河流 的灌溉。我那浮浅、单纯、蒙昧的心里,以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我没有想过,这河流会有断流的时候。我没有想过,它似乎源远流长的水,是来自哪里?它的温柔碧波和浩然激流,是怎样一点一滴汇成?

        ⑦带着它的涛声和波光,我湿琳淋地走了。我走到哪里,就把它带到哪里,我是它站起来行走的一部分,我的记忆里流淌着它的乳汁。

        ⑧我仍然觉得它理所当然存在于那里,理所当然属于我,属于我们,而且永远。

        ⑨年前回家,我愕然了。我再也看不到那条河流。横卧在面前的,是它干涸的遗体,横七竖八的石头,无言诉说着沧桑;岸上的柳林、竹林、槐林、芦苇荡都已消失,荒滩上,有人在埋头挖坑淘金;三五个小孩,在放一只风筝,几双眼睛一齐向上,望着空荡荡的天空和那只摇摇晃晃的风筝。

        ⑩我已找不到当年游泳地方,那让我感到河水深度、照过我少年倒影、用蓝色的旋涡激起我最初诗意想像的地方,已被高大的垃圾堆覆盖。

        ⑪我多想,我多想找到死去的源头,去大哭一场,让泪水复活这条梦中的河流。

        ⑫这时候,才痛彻心肺地明白:天地间没有理所当然永远属于我们的事物。

        ⑬理所当然,理所当然地去珍惜——这才是唯一属于我们的理所当然。

        ⑭我们不过也是游荡于河流中的另一种鱼。我们不愿成为干鱼,但我们很可能要把自己折腾成干鱼。许多河流枯竭了,污染了。爱,枯竭了;我们内心的河床,不再是碧波倒影,而是注满了污水,堆满了垃圾。

        ⑮我,该怎样打开内心的纯洁水源,复活那死去的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