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院长问一位戴眼镜的修女:“你说,卡塔林麽麽,你觉得玛利亚怎么样?” 卡塔林:“这姑娘才好呢……可有时候……” 院长又问另一位修女:“阿格塔麽麽?” 阿格塔:“玛利亚很招人喜欢,就是有时候……有点怪。” 院长转而又问:“索菲亚麽麽,你说呢?” 索菲亚:“哦,我非常喜欢她,可她总是爱闯祸,你们说是不是?”她向其他各位修女问道。 贝尔塔:“她说的一点都不错。” 修女们唱《玛利亚》: 贝尔塔(唱):她爬树,擦破皮,衣服撕窟窿。 索菲亚(唱):做弥撒,蹦蹦跳跳,嘴里还吹着口哨。 贝尔塔(唱):头罩底下留着一头卷发。 卡塔林(唱):修道院里还把歌儿唱。 阿格塔(唱):她上教堂不准时。 索菲亚(唱):可忏悔起来倒真心诚意。 贝尔塔(唱):她什么事都拖拖拉拉, 卡塔林(唱):就是吃饭挺准时。 贝尔塔(唱):不怪我心直口快,事实就是如此。 众修女(合唱):玛利亚不适合做修女。 在边上好久没开口的玛格丽塔忍不住了。 玛格丽塔(唱):我倒想替她说几句。 院长:“你说吧,玛格丽塔麽麽。” 玛格丽塔(唱):玛利亚总叫我笑哈哈。 玛格丽塔唱到这里忍俊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其他修女也一起放声地笑了。
将①—④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写文章有深造的方法, 作文也如此,修改旧的文章,重写旧的题目,才能不断深造。
①这样不断地加工,石头凿完了,玉就完全出来了。
②如还是写不好,再过几个月还是写这个题目,一定有更好的语句出现。
③如果文章第一次做得不好,过几个月再重写这个题目,一定会有优美的语句出现。
④这就像加工玉石一样,今天凿去外面的一层石头,就可以看到一点玉;明天又凿去一层石头,玉看得更清楚。
①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走向)会场。
“直奔”的意思是____,比“走向”更能反映人们____的心情。
②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朝着)主席台。
“投向”的意思是____,比“朝着”更能表现人们____的心情。
③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走)去。
“红流”指____,“流”比“走”更能表现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