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结合材料,运用相关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材料一: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用了55年的时间,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2017年12月5日,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荣获联合国环保最高奖项“地球卫士笑”,2018年3月1日,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被评为感动中国2017年度致敬群体。

村料二:联合国副秘书长,环境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表示,塞罕坝林场建设者的故事激励着所有人。经过三代人的不懈努力植树造林,现在建成了面积广阔、苍翠茂盛的森林,“他们用快速而行之有效的方式,让森林又回来了。”索尔海姆激动的说,“这是不可思议的成就,激励着全球其他地区的人们,我将到塞罕坝林场,与建设者们会面,聆听他们的故事”。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11-12 10:45:4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外交,就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政治活动。外交活动,既靠外交智慧,更靠国家实力。

材料一:正当人们欢欣鼓舞地迎接20世纪到来之际,清政府却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收到了一份“西方人送来的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

材料二:最近中国和印度曾经达成一项协议。在这一协议中,它们规定了指导两国之间关系的某些原则,这些原则是:甲、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乙、互不侵犯;丙、互不干涉内政;丁、平等互利;戊、和平共处。两国总理重申这些原则,并且感到在他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摘自《中印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及交通协定》序言

材料三:“我们共产党人从不讳言,我们相信共产主义和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好的,但是在这个会议上用不着来宣传个人的思想意识和各国的政治制度。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周恩来

材料四:“(1972年访问中国时)我走完梯级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周恩来)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选自《尼克松回忆录》

材料五:“法国常驻联合国代表说:“中国在我们当中就坐了属于她的席位,不公正和荒谬的状态结束了。”

材料六: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中国政府于1997年、1999年先后恢复对香港和澳门行使主权。——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