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It's seven o'clock in the morning. It's time for breakfast. Jenny's mother is cooking in the kitchen. Jenny would like some milk and bread. Li Ming would like some eggs, bread and juice. After breakfast, Jenny and Li Ming will go to school by bike.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8-10-26 03:13:0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今天,你“微博”了吗

    ①微博是什么?它的正式名称是微型博客,是基于有线和无线互联网终端发布精短信息供网友共享的即时信息网络。由于每次发布的信息被限定在140个字符内,故得名“微”。微博自____年6月进入大众视野以来,迅速传播。从唐骏和方舟子的学历门之争到河北的“我爸是李刚”事件,再到上海_____火灾事故的网上直播。微博在几次事件中均表现其便捷性和实时性的特点,在当今的互联网生活中扮演起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②微博的最初用途是让人们随时向外界播报自己的所作所为。目前,这还是微博的主要用途。由于微博的使用,人们开始能够创造并传播信息,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只是消费信息,消费他人传播和控制的信息。如此一来,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得以进一步拓展。

    ③微博的另一种用途是对会议进行实时报道。与会者可以把会议内容贴到接收信息来源更新的公共网站,这样就可以使那些没有参加会议的人“听到”发言人正在讲什么内容了。还可以使与会人员看到其他人对发言人所讲内容的理解和反馈,并引发进一步的讨论。这样,这个网站就变成了思想和观点的档案库,成了未来很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④微博还能够使人们参与到重要社会、政治意义的问题的讨论中来。微博用户贴出关于危机情境的实时新闻更新,几秒钟内全世界的读者都能看到这条新闻,这种现象已是司空见惯。众多的从政人士和政府机构现在都在用微博发布公告。

    ⑤此外,微博作为一种全新的沟通和交流模式,为人际交往搭建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微博营造了温馨、和谐的氛围,它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它使人际关系更有人情味,并给了每个人被关注的感觉和成为明星的机会。

    ⑥在中国,微博用户数在2010年底到2011年6月半年内,由6311万增长到1.95亿,增长了208%。据不完全统计,他们每日发布的信息量近2亿条,成为中国互联网上更新最活跃的信息源和舆论场。看来,微博时代已经到来。如今,网络上广为流传的招呼语已经变成了“朋友,你今天‘微博’了吗?”

    ⑦围观改变中国,微博改变生活。在这信息的海洋中,纷繁复杂,真假难辨。我们在享受着微时代便利的同时,也应擦亮自己的眼睛。微博时代,你Hold得住吗?

同类题5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让“积极网红”驱逐“粗鄙网红”

毕诗成

    ①这段时间,社会各界对“网红”现象的讨论很多。一方面,有不少人从经济学、营销学、传播规律等角度预言,“网红”将是2016年不可阻逆的网络趋势,认为“网红经济学”已来到我们身边;另一方面,鉴于目前大量“网红”让人感觉品位低劣,且有很多抖机灵、爆粗口等粗鄙表现,很多人对这一群体嗤之以鼻。在“趋势说”和“低劣说”之间,公共舆论场似乎缺少一种和解与平衡----每个人都看到了一个方面,并在不断强化着这种对立感和撕裂感。

    ②近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整治低俗网络节目,被称为“2016年中国第一网红”的“papi酱”系列视频因表述粗俗被整改,更是激发了人们对于网络空间整治的关注。没错,网络上确实有很多粗鄙、猎奇的文化,但也要看到,这类东西正在被逐步厌倦。从网络上找到能够激励自我成长的积极因素,汲取精神养分,已经成为很多网民潜意识里的渴求。既然“网红”现象、“网红”传播符合互联网时代的趋势与特质,无论你欢喜不欢喜,它都要扑面而来,那我们就没有理由各说各话,高高在上,冷眼旁观,一脸的鄙夷瞧不起。秉持这样的态度,只会令粗鄙的“消极网红”野蛮生长,洋洋得意。

    ③其实,在网络空间,我们已经可以找到一些“积极网红”的迹象。不管是此前的中学教师教学视频被追捧,还是横空出世的阿尔法围棋,甚至是社交媒体上引发怀念热潮的NBA球员科比,都可以看到“积极网红”的因子与可能。在这些事件中,当事人或是增加了人们对于科学知识的了解,或是增加了对于未来技术的洞见,或是增多了个人奋斗精神的激励,这些人对提升大众的精神世界显然大有裨益。

    ④还有一个有趣的例子值得注意,霍金作为世界顶级物理学家,,突然闯入中文世界,只用了3天时间就成为一个“超级网红”,或许有助于让一个新概念成为流行,那就是“积极网红”----他们在社会地位、科学素养、文化品位、专业精神、生活智慧等方面口碑更正面,也更能参与构建积极的网络流行文化,创造健康的精神气质,同时能与各种畸形丑陋、哗众取宠、毫无底线的“消极网红”争夺公众的注意力,从而改变网络世界的总体生态。

    ⑤如果有更多像霍金这样的公众人物进入社交媒体世界,走近大众,影响大众,你觉得它会令这个世界越来越好,还是越来越糟呢?哪怕你说网友与霍金只是粗浅的交流,哪怕你说他也有宣传自己外星探索计划的“动机”,但他能够充分借助时下的新媒体和网络资源,充分扩大其影响力,让数百万网民距离大师更近一些,距离科学更近一些,终究还是为互联网世界增添了更多的积极因素。

    ⑥“网红”是个新生事物,社交媒体兴起也没多长时间,它能够成为什么样,首先取决于我们把它想象成什么样。不要简单抱怨网络和社交媒体的肤浅,而要多想想它为什么像现在这样肤浅。希望霍金的突然出现,能催生一些责任、自觉与清醒,帮助“积极网红”概念在中国快速走红。也希望更多负责任的公众人物、机构组织,能够“阳光的流行、健康的走红”,能够进入网络流行传播文化当中来,绽放在未来“网红”的江湖格局当中。

(选自2016年4月20日《新华每日电讯》,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