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异常复杂,不同阶级和阶层在是否建立、如何建立封建制度等问题上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形成了儒、墨、道、法诸家,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思想繁荣局面,加快了封建制度的建立。这告诉我们( )
①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形态的文化 ②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③哲学的内容虽是虚幻的东西,但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 ④哲学是对社会生活的正确反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关于“绿色化学”特点概述错误的是( )
登平嵩阁右嵩亭作
文彦博①
不较平嵩与右嵩②,大都亭阁画穹崇。
太行太室③当前后,俱是家山入望中。
【注】①文彦博(公元1006-1097年),字宽夫,汾州介休(今属山西)人。仁宗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进士。历官殿中侍御史、转运副使等职,出将入相五十余年,为北宋名臣。谥忠烈。②平嵩阁、右嵩亭,均为嵩山上的建筑物。③太行:山名,绵延山西、河北、河南三省界的大山脉。太室:即五岳之一的嵩山,在今河南登封县北。东称太室,西称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