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实施计划生育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分析下表,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

政策内容

历史背景

20世纪70年代

定国策,“只生一胎”

为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缓解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

2002年

提出“双独二孩” 政策

缓解社会养老压力,扩大内需

2013年

启动“单独二孩” 政策

我国人口结构呈现老年化趋势,人口红利加速消失

2016年1月1日

实施“全面二孩” 政策

我国生育率进入超低水平,性别比失衡,老龄化和少子化严重

结合材料,从“求索真理的历程”的角度,分析我国计划生育政策是怎样变化发展的。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3-16 04:47:1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不同时期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关系不同,我国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根据不同时代具体情况,实行不同的计划生育政策。
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不同的计划生育政策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实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人口总量、经济社会状况不断变化,社会实践不断发展,不同的计划生育政策,体现了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杨一清,字应宁。少能文,以奇童荐为翰林秀才。年十四举乡试,登成化八年进士。一清善权变①,尤晓畅边事。弘治十五年,擢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督理陕西马政。西番故饶马,而仰给中国茶饮以去疾。太祖著令,以蜀茶易番马资军中用。久而寖弛,奸人多挟私茶阑出②为利,番马不时至。一清严为禁,尽笼茶利于官,以服致诸番,番马大集。劾罢贪庸总兵武安侯郑宏,裁镇守中官冗费,军纪肃然。

    武宗初立,寇数万骑抵固原,总兵曹雄军隔绝不相闻。一清帅轻骑自平凉昼夜行,抵雄军为之节度,多张疑兵胁寇,寇移犯隆德。一清夜发火,响应山谷间。寇疑大兵至,遁出塞。一清以延绥、宁夏、甘肃有警不相援,患无所统摄,请遣大臣兼领之。即命一清总制三镇军务。而刘瑾憾一清不附己,诬一清冒破边费,逮下锦衣狱。大学士李东阳、王鏊力救得解。仍致仕归。

    安化王寘鐇反。诏起一清总制军务,中官张永监其军。未至,一清故部将仇钺已捕执之。一清驰至镇,宣布德意。张永旋亦至,一清与结纳,相得甚欢。知永与瑾有隙,乘间扼腕言曰:“赖公力定反侧。然此易除也,如国家内患何。”永曰:“何谓也?”一清遂促席画掌作“瑾”字。永难之曰:“是家晨夕上前,枝附根据,耳目广矣。”一清慷慨曰:“公亦上信臣,讨贼不付他人而付公,意可知。今功成奏捷请间论军事因发瑾奸极陈海内愁怨惧变起心上英武必听公诛瑾瑾诛公益柄用悉矫前弊收天下心。”永曰:“脱不济,奈何?”一清曰:“言出于公必济。万一不信,公顿首据地泣,请死上前,剖心以明不妄,上必为公动。苟得请,即行事,毋须臾缓。”于是永勃然起曰:“嗟乎,老奴何惜余年不以报主哉!”竟如一清策诛瑾。

    一清性阔大。爱乐贤士大夫,与共功名。凡为瑾所构陷者,率见甄录。朝有所知,夕即登荐,门生遍天下。馈谢有所入,缘手即散之。因引疾乞归,帝慰留之。

(节选自《明史•杨一清传》,有删改)

注:①权变:灵活应付随时变化的情况。②阑出:擅出,不得许可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