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小芳的妈妈每年都要腌制一些鸡蛋,为了帮妈妈减轻一些负担,小芳提前配置了一定浓度的盐水,她想制定配置的盐水的浓度,就用天平和量筒进行测量.
 
测量步骤如下:
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得空烧杯的质量 m1 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测得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m2 ,如图所示; 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得盐水的体积V,如图所示; 根据图中的数据利用公式求密度,请你帮小芳同学把下表填写完整:
空烧杯的质量m1/g
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cm3
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2/g
盐水的密度ρ/g·cm-3
30
____
____
____
经分析,小丽认为以上方法测出的盐水密度比真实值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6-07-26 09:36:3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40,76,1.15,偏大

同类题3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辜鸿铭(1856—1928),祖籍福建厦门,他精通英、法、德等9种语言,他将中国经典古籍《论语》、《中庸》、《大学》等译成英文,在清末民初的中书英译中最享盛誉。他“长于西学,而服膺古训”,独尊孔子,却又放荡不羁,敢讽慈禧“万寿无疆,百姓遭殃”,敢骂袁世凯为“贱种”。时人称他为“怪杰”。北大讲学时,学生印象最深的要算那条拖在他脑后的长辫子了,学生嘲笑他,他反唇相讥:“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是无形的。”辜鸿铭认为,中华民族养成了一种重感情、求忠厚、温良恭俭让的君子风度,是主“王道”的文化。而欧美一味恃强,是主“霸道的文化”,终致“酿成千古未有之战祸,饱受夫创巨痛深之苦。”其解决办法还得仰靠中国文化。他还说:“忠信,笃敬,德也,此中国之所长也;大舰、巨炮、力也,此西洋各国之所长也。”正因为中国人讲求精神,所以辜鸿铭认为中国史永不衰老的民族。而欧洲人,由于缺乏精神生活,空虚无聊,经常处于“感情与理智”、“心肠与头脑”的冲突之中,面对严重民族危机,辜鸿铭强调:“所恃以御侮而救亡者,独有以德服人之一理而已”。辜鸿铭对中国士大夫的两种极端心理给予批评:“自来我中国士大夫夜郎自大,其贻讥外人固不足怪,惟今日慕欧化者,又何前倨而后恭也。”

——据马克锋《中国近代文化思与辩》等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