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学八年级同学为准备一节“探究与实践”课收集整理了如下资料:“撤出瑞金”、“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翻越大雪山”,据此判断他们探究主题是( )
A:左宗棠收复新疆
B:太平天国北伐
C:红军长征
D:中国远征军滇缅抗战
某实验室的废液中,可能含有CuCl2、NaCl、Na2SO4、Na2CO3、Ba(NO3)2中的一种或多种.某同学取该废液观察为无色溶液,向其中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继续滴加稀硝酸无明显现象.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分析,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有人说,经济建设是所有工作的中心,所以应该重点培育中小学生的经济意识而不是民族精神。这种观点( )
如图所示甲、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 ____ 图是乐音的波形 ____,图是噪声的波形.
材料一 苏联曾宣布1952年的谷物产量达到13000 多万吨。实际上,这一年只生产了9000 多万吨粮食,1953年又降为8250万吨。苏联 1953 年的人均粮食和肉类产量只有432公斤和30公斤,比革命前1913年的540公斤和31.4公斤还要低。
材料二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年代里,没有一位世界领袖人物的成败能像赫鲁晓夫的成败如此急剧地和决定性地改变历史的进程。
——尼克松
请回答:
某地以南为高纬度,以北为中纬度,以东为西半球,以西为东半球,该地的地理坐标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