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小明家买的某种品牌的牛奶喝着感觉比较稀,因此他想试着用学过的知识测量这种牛奶的密度.他先上网查询了牛奶的密度应该为1.03g/cm3.然后他找来一根粗细均匀的细木棒,在木棒的表面均匀地涂上一层蜡,并在木棒的一端绕上一段金属丝(体积不计),做成里了一支“密度计”.小明又找来一个足够深的盛水容器和一把刻度尺.请你按照小明的实验思路,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将一段金属丝绕在木棒的一端,制成“密度计”,用刻度尺测出其长度L;

(2)将“密度计”放入盛水的容器中,使其漂浮在水中,用刻度尺测出密度计露出水面的高度h

(3)____ ;

(4)已知水的密度为ρ,利用上述测量出的物理量和已知量计算牛奶密度的表达式为:____ .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11-03 08:43:2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u5c06\u201c\u5bc6\u5ea6\u8ba1\u201d\u653e\u5165\u76db\u725b\u5976\u7684\u5bb9\u5668\u4e2d\uff0c\u4f7f\u5176\u6f02\u6d6e\u5728\u725b\u5976\u4e2d\uff0c\u7528\u523b\u5ea6\u5c3a\u6d4b\u51fa\u5bc6\u5ea6\u8ba1\u9732\u51fa\u725b\u5976\u9762\u7684\u9ad8\u5ea6h

同类题5

阅读《不要抛弃学问》,回答相关问题。
      诸位毕业同学:
      ①你们现在就要离母校了,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你们,只好送你们一句话吧。这句话是:“不要抛弃学问。”
      ②以前的功课也许一大部分是为了这张文凭,不得已而做的。从今以后,你们可以依自己的心愿去自由研究了。趁现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努力做一种专门学问。少年是一去不复返的,等到精力衰减时,要做学问也来不及了。即为吃饭计,学问也决不会辜负人的。吃饭而不求学问,三年五年之后,你们都要被后来少年淘汰的。到那时再想做点学问来补救,恐怕已太晚了。
      ③有人说:“出去做事之后,生活问题急需解决,哪有工夫去读书?即使要做学问,既没有图书馆,又没有实验室,哪能做学问?”
      ④我要对你们说:凡是要等到有图书馆才能读书,有了图书馆也不肯读书。凡是等到有了实验室方才做研究,有了实验室也不肯做研究。你有了决心就研究一个问题,自然会节衣缩食去买书,自然会想出法子来设置仪器。
      ⑤至于时间,更不成问题。达尔文一生多病,不能多做工,每天只能做一点钟的工作。你们看他的成绩!每天花一点钟看10页有用的书,每年可看3600多页,30年可读11万页书。
      ⑥诸位,11万页书可以使你成为一个学者了。可是每天看三种小报也得费你一点钟工夫;四圈麻将也得废你一点半钟的光阴。看小报呢,还是打麻将呢,还是努力做一个学者呢?全靠你们自己的选择!
      ⑦易卜生说:“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
      ⑧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自己。
      ⑨再会了!你们的母校眼睁睁地要看你们10年之后成什么器
                                                                                                                                       (胡适 中国公学十八年级毕业赠言  192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