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下列有关作品内容的叙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红楼梦》第三回中,作者在通过林黛玉的行踪描写贾府典型环境的同时,引出了众多的人物,重点介绍了贾母、王夫人、元春四姐妹、王熙凤和贾宝玉。

B:《祝福》三次写到祥林嫂的外貌,其中,第一次肖像描写塑造的是一个身处社会底层,却以精神力量抗拒着人生灾难、对生活充满着希望的青年妇女形象。

C:《巴黎圣母院》中,美丽善良的爱斯梅拉达被绞死之后,卡西莫多将弗罗洛从钟楼顶上推下去摔死,自己来到刑场上,抱着爱斯梅拉达的尸体遁入了墓地。

D:《老人与海》中的桑迪亚哥连续多日打鱼无获,后来经过三天两夜的搏斗,终于捕获一条重达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马林鱼,但在归航途中,鱼被鲨鱼吃掉了。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8-05-15 03:49:0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A

同类题3

阅读《中国古代的“快递”》一文,完成小题。

    ①早在周代,我国便已出现快递制度。据《周礼·秋官》记载,周王朝的官职中设置了主管邮驿、物流的官员“行夫”,其职责要求是“虽道有难,而不时必达”。实际上,商朝已有近似于现代的快递雏形,这已在殷墟甲骨文中得到证实。

    ②古代快递主要用于政令、军情的传递,民间使用远没有现代广泛。古代快递员被称为“健步”“邮人”“驿足”“递夫”,如果快递变成慢递,或将邮件递错、丢失等,都将被严惩。

    ③汉代设“传驿”,用于传递紧急文书。当时的传驿机构已有专用车,这种专用车叫“传车”。当时,用马车快递叫“传”,用马速递称“驿”。东汉以后,“传车”逐渐被淘汰,马成为快递的主要交通工具,称为“马递”。在投递过程中,一般是“换马不换人”,投递员一般跑完全程。

    ④古代快递对里程、速度都有具体的规定,这叫“程限”。汉代“马递”要求日行四百里,这是当时的速度极限了。隋唐时期,如果是急件,要求日行三百里。更急的,如送赦免文书,则日行五百里。宋代的快递“急脚送”,是在步递和马递的基础上创立的。急脚递并非人力的步递,也是一种马递,要求日行四百里。元代的“急递铺”,更接近今天的快递公司,程限与宋代一样。

(根据《读书文摘》等资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