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如图示意一个反射弧的结构,就此图分析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直接刺激肌肉可以引起其兴奋收缩,但不能在g、f、e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B:刺激皮肤引起肌肉收缩时,可在e、f、g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C:若g以下处受损,针刺皮肤能够在f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D:若f处受损,针刺皮肤能在肌肉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9-25 11:25:3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D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小气的父亲

刘清山

       ①父亲的小气,在我曾经度过童年、少年时光的村庄是小有名气的。

       ②一枚咸鸭蛋,就是他最好的下饭菜了。他一大早把咸鸭蛋在缸沿边磕开个口子后,早晨吃,中午吃,晚上还吃;一根筷子在鸭蛋里轻盈地拨拉着,既可以下酒,也可以下饭,可谓一举两得。吃完咸鸭蛋后,他又举起手中的空蛋壳,对着阳光仔细地看,确定里面空空如也后,才恋恋不舍地扔掉。

       ③虽然父亲朴实能干,但他的小气还是让我和母亲受到许多乡邻的奚落。母亲倒是毫不在意,但我却感觉在一些同村的伙伴中抬不起头来。

       ④“您平时就不能大方一些,您感觉不到别人都在笑话我们一家?”上了中学的我,忍不住向父亲发牢骚。

       ⑤父亲并不以为然,他淡定地说:“做人呐,该小气时就得小气,该大方时才能大方。”

       ⑥其实,我心里也很清楚,父亲的小气情有可原。那时我们村是个穷村,而我母亲的身体又不好,这让他肩上的负担更加沉重。但我仍然不能容忍他夏天穿着一件满是窟窿的汗衫等诸如此类的行为。我已经是大人了,把面子和尊严看得比什么都重。

       ⑦大学毕业后,我回到自己的家乡,当了一名中学教师。结婚的那一天,父亲在腰间摸索了好一会儿,把紧握的手放在我的手中。他抽手后,我低头一看:是两百块钱。他羞愧地说:“孩子,你别嫌少,家里只有这么多钱了!”他的话,我信!

       ⑧在城里安家的我,日子慢慢好了起来。我几乎每个月都要回一趟乡下看望双亲。父母在一点一点地变老,就像秋天的树叶在寒风中颤抖。唯一不变的是父亲的小气:他依旧穿着破旧的衣服,我给他的钱不舍得花一分,送给他的衣物,他都让母亲整整齐齐地叠好,放在箱子里。

       ⑨我的孩子感冒,电话中无意间告诉了母亲。第二天,一大早有人敲门。我打开房门,没想到竟然是父亲。秋季的早晨,寒风萧瑟,他竟然满头大汗。

       ⑩“您是怎么来的?”我赶紧把父亲拉进屋,递了一块毛巾给他。“我,我是骑着人力三轮车来的!”他气喘吁吁地说。

       ⑪父亲居住的村庄离我的住处足有八十多里路。他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竟然是一脚一脚蹬着三轮车来的。

       ⑫我心疼地说道:“孩子只是感冒,您用不着大老远来看他。再说了,您就是来,也要坐汽车啊!您这么大年纪了,这近百里的路,累着您不说,要是路上出什么意外,可如何是好呢!”

       ⑬“不累,不累,我干了一辈子农活,骑车走百十来里路,就像玩儿似的!”

       ⑭“是心疼那二三十元的车票钱吧?!”我一下戳中了他的软肋,“您先坐着,我给您做早饭去。”

       ⑮“你不用做饭,我已经吃过了。”他拉住了我的手说,“我凌晨三点起的床,吃了一张煎饼,然后就赶过来了。”

       ⑯我抬头看了一下挂钟,来一趟城里,他整整骑了三个多小时的路。我可敬可亲又可怜的父亲啊!我不顾他的反对,下了一碗鸡蛋面,逼着让他吃了下去。临走,舍不得一张汽车票钱的父亲竟然强行留下了五百元钱,让我给孩子买点吃的。

       ⑰再回家的时候,我忍不住对母亲说:“现在日子都好过了,您就别让爸那么小气了!”

       ⑱母亲的脸色变得严肃起来:“谁都能笑话你爸小气,你却不能笑话他!在我们村里,你是第一个大学生,你好好想想,当时乡邻都不舍得把钱投到孩子的学业上,和你同龄的孩子最多只能上到初中就不继续上了。只有你爸,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一路把你供到了中学、大学……你见过这样小气的父亲吗?”

       ⑲我听得面红耳赤。是啊,父亲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该小气时小气,该大方时大方。他把小气留给了自己,把大方给予了孩子。他用小气撑起了这个曾经一贫如洗的家,却大方无私地把父爱像雨露般洒到我的身上。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漫谈李白诗歌中的夸张

林庚

    李白有一首《长相思》诗中说:“忆君迢迢隔青天!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这是一首闺人思念征夫的诗,相思之苦,以至于到了“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的程度。美妙的眼睛竟成了一口泉眼,这当然是有些夸张;却还不能说就怎么不合理,还可以算在合理的夸张之列;但也有其不合理处,这不合理处在于她还要证明原来是秋波横生的眼睛,真的变成了一口泉眼;并要求那面镜子到时候为她作证。因为如果真到那征夫回来的时候,她即使还很憔悴,即使是当时快乐得又哭了起来——那神情毕竟会大不相同——要证明她真正肠断的情形,只有那面镜子才最清楚。可是除非那面镜子是面魔镜,又怎能重现她那已经成为过去的容颜呢?也许今天有了录像可以做到这一点,可是如果真有一位妻子录好了像专等她丈夫回来时证明这一切,恐怕她的丈夫反而更不相信;何况古代并无录像这种先进技术呢?假定真能录像,也许看来是合理的,却反而近于荒唐;假定镜子可以证明过去,看来好像是不合理的,却反而更近于真实。艺术的魔力竟然真能把一面普通的镜子变成了魔镜吗?反正我们读这首诗,读到这里时早已忘记了那不合理性,而只感到分外亲切,分外动人。从日常的尺度来说乃是不合理的,从艺术的尺度来说却是更为合理的;那么所谓合理的夸张到底该怎样来理解呢?

    “白发三千丈”,这是人们谈到李白诗中夸张时最爱引的名句,在这首《秋浦歌》中乃是轮到李白自己面对着一面镜子了。所以说:“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从日常的尺度来说,这个“三千丈”简直是违背常识;从夸张的尺度来说,也未免无边无际;如果这样的夸张起来也算合理,那么究竟夸张到什么程度才算不合理呢?李白有一首经常为人们所称道的《望庐山瀑布》,诗中说“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瀑布仿佛是一道银河自天而降,也不过才夸张到三千尺,而白发从头上算起,却竟能达到三千丈;艺术的魔力似乎正是通过战胜那日常尺度认为的不合理而变得更为合理,这能不令人为之惊异叹服吗!

    有些人认为夸张似乎是浪漫主义的主要特征,这可能有些道理,可也并不尽然。夸张几乎可以在各种类型的作品中出现;而且夸张在许多场合中,往往最容易产生使人发笑的效果;这与浪漫主义作品之多少带些悲剧性格或英雄性格的特征是毫不相干的。王之涣的《登鹳雀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里除了“千里”这个习见的词汇外,有什么可以算得上是夸张呢?而这首诗却无疑的乃是浪漫主义的杰作名篇。然则夸张既不是浪漫主义中所必有的,也不是浪漫主义中所特有的;只不过是一种通用的表现手法而已。如果说夸张与浪漫主义之间也存在着某些特殊缘分的话,那只能说夸张的手法到了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中,似乎可以尽情发挥到完全不合理的程度。这并不是由于夸张手法有什么特别之处,而是由于本质上浪漫主义乃是一种近于“宏观”的创作方法,正如现实主义乃是一种近于“微观”的创作方法,并由此自成不同的局面。《傀儡家庭》中娜拉的出走,从日常的尺度来说,她是完全可以不必出走的,但娜拉却决然出走了。《秋浦歌》中的白发,从日常尺度看来,那白发只不过是映在咫尺明镜之中,而它却能直达三千丈。用日常的尺度去衡量微观或宏观世界中的一切,有时常会出人意外。例如在近于光的高速运动中,人竟能青春不改;这不简直如神话之不可思议吗?日常范畴的尺度,与艺术的无限魅力;在这里两相对照,也正如面临着一面魔镜,不禁令人为之深思神往!

(选自《唐诗综论》,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