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B:第二段用攻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第三段写地理条件虽优越而守城失利,来论证“天时不如地利”。
C:第四段深入论证“得道”即“得人和”,“得人和”则“战必胜”。
D:本文所论述的决定战争胜负的最重要因素是“人和”。
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材料一 地球上自从35亿年前出现生命以来,已有5亿种生物存在,如今绝大多数已经消失.地质年代物种灭绝的速度极为缓慢,鸟类平均300年灭绝1种,兽类平均8000年灭绝1种.到1600年至1700年,每10年灭绝1种动物;从1850年到1950年,鸟兽的平均灭绝速度为每年一种.
材料二 一项研究显示了哺乳类和鸟类濒危或受到威胁的原因如下表所示:
原因
偷猎
栖息地丧失
外来物种的影响
其他原因
鸟类
20%
60%
12%
8%
哺乳类
31%
32%
17%
材料三 前我国各地采用的垃圾处理方法基本上都是掩埋法,生活垃圾在埋入土中后很快就被细菌等微生物降解,但如果我们用塑料袋把垃圾包起来,不仅延缓了垃圾消失时间,而且造成不可挽救的危害,这是“垃圾袋装化”的最大弊病.
125×43×8=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