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前,没有辫子会被耻笑为里通外国的汉奸;辛亥革命后,留辫子会被人耻笑为封建余孽,耻笑为“猪尾巴”、“满奴”。这说明( )
A:辫子问题是革命的重要标志
B:民主共和观念日渐深人人心
C:政治变革推动民众习俗变化
D:封建陋习开始丧失社会土壤
九日登东山寄昌叔①
王安石
城上啼乌破寂寥,思君何处坐岧峣②。
应须绿酒酬黄菊,何必红裙弄紫箫。
落木云连秋水渡,乱山烟入夕阳桥。
渊明久负东篱醉,犹分③低心事折腰。
(选自《临川先生文集》)
【注】①本诗写于1051年,这一年作者31岁,任舒州通判。昌叔:王安石妹夫。②岧峣:高山。③分:甘愿。
3.2÷0.2= ____ 25×0.02=____ 81÷100= ____ 0×0.98=____
5.14-1.4=____ 6×0.25= ____ 0.24÷0.3= ____ 4.5×10+45=____
唐朝诗人王建在《汴路即事》中写道:“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下列有关唐代“草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