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在“全国十佳孝贤”的评选中,张尚昀被推为孝贤之首。无论是怎样的时代背景,“孝子”的故事都不会过时,孝贤之举,永远有感动人的力量。

B:应松年教授用一生的时间探求法学世界的真谛,既以自己严谨和勤奋为中国的法制进程做出卓越的贡献,又以人格与学识春风化雨一般地教诲无数后人。

C: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扎实稳定推进新农村建设。

D:布什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美国政府的思想和行为,对世界政治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4-06-17 05:17:5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A

同类题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由于地理上的相对隔绝、政治上的相对独立稳定,古代中国人独自走着自己的文化发展道路,形成了技术型、经验型、实用型为主的科技体系。……中华民族先人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一直保持着其永恒的魅力。

——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材料二  中国古代一向有重农传统,故而历代农书颇多,但同时却轻视手工业,少有全面记载手工业技术的著作。《天工开物》不仅首述农事,随后又以更多的篇幅记述手工业,这与明末启蒙思潮中出现的“工商皆本”的先进思想是相符合的。

                           ——楼宇烈《中华文明史》

材料三  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近代科学革命提供了重要社会条件。……牛顿是经典力学的集大成者,他总结和发展了开普勒的天体力学和伽利略的地上力学成就,提出了经典力学的一套基本概念,发现了物体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摘编自肖耀根《世界近代科学革命事件及其意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古代科技体系的物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天工开物》内容的创新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外国学者是如何评价这一著作的?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牛顿能取得巨大科学成就的原因。

(4)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上述三则材料的认识有何共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