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歌词进教材,是补位而非“乱入”

    语文出版社新修订的小学语文教材,歌曲《天路》以诗歌的形式入选,三年级的延伸阅读中还收录了歌手周杰伦的歌曲《蜗牛》。

    革新语文教材,可谓是由来己久的话题。此番,若非周杰伦的“闯入”,所谓教材的脱胎换骨,或许根本不会引发广泛关注。现实就是如此,一面是各方都在呼吁教材当改,另一面却是大家都缺乏具体路径。直至如今,终于有出版社“先行先试”,各种各样的解读与置评,方才后知后觉。对于很多人来说,流行歌曲忝列教材之中,无疑有辱名家名作所构建的文本经典。但在另一些人看来,既然扬言变革,总该有些突破才好。

    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表示,“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课是品生课、社会课、自然课,但就不是语文,必须改。”按照王旭明的理解,传统语文教材,承载了太多的宣教责任,反倒轻视了纯粹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其后果是,语文课本成为无所不包的、正确价值和有用知识的集合体,却忽略了教人识文断字、体验语言之美的最初功能——某种意义上,“年轻一代”听说读写能力的持续滑坡,与此不无关系。所以,让语文课尤其是低年级语文课回归“中文启蒙”为优先考量,理应成为新一轮教材改革的基本共识。

    顺着此一思路,将《天路》、《蜗牛》等歌曲收入教材,也就很可以理解了。仅就教学效果而言,此类流行歌曲天然具备优势。其用字浅易、行文直白,同时内容轻松、富有意趣,非常适合小学生识字习文。凡此种种,较之一些拗口的名作,想必更投合小朋友们之所好。

    一直以来,教材编撰者以致敬和传承的姿态,将一干经典名文统统塞进课本,而未曾充分顾忌儿童的认知偏好。另一方面,民间舆论也时常抱持“出身论”视角,对教材课文的增减指指点点:在此思维内,经典篇目的退出、流行歌词的加入,极易被看作媚俗的倒退。而事实上,小学阶段更多只是识字断文、培养语感而己,那些名作的深意和妙处,未必为孩子们所理解。与其如此,还不如让他们轻松读些浅显文字便好。

    周杰伦的《蜗牛》,仅仅是收入了小学课本的“延伸阅读”罢了。动辄将之鼓吹为“流行文化逆袭文化经典”,既显得太过敏感、小题大做,也折射了对语文教育的认知误区。必须重申的是,小学课本从不负责将名家名作兜售给年幼一代,而只是负责培养孩子们的技能与兴趣,从而让他们有能力识字、写作、阅读经典——只要流行歌曲能有此功效,同时“三观”刚正,就实在没有任何理由对之妄加指点。

    也许,“歌曲成为课文”的唯一尴尬在于,该现象映射了了小学教材“无米下锅”的某种窘境。现代社会的作家、学人、教育者,对于教学规律缺少认知,对于写作儿童读本缺少动力。久而久之,教材编写者只能无奈抓些歌词“补位”。于此,难辞其咎者其谁,着实不容含糊。

(《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8-02-07 08:55:4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绿萝属于半阴生藤蔓植物,喜湿润环境.下图为一株绿萝植物被放置于黑暗中3d,标号A至E的5张大小相同的叶片被取下置于黑暗中进行实验.请分析回答:


A

B

C

D

E

在黑暗中处理

下表皮浸入5%蔗糖溶液(去掉叶柄并用胶带封口)


上表皮浸入5%蔗糖溶液(去掉叶柄并用胶带封口))

2d后脱色并用碘溶液测试这些叶片


(1)从图中可得出的结论是(写出2条): ____ 

(2)有同学想证明这种植物上表皮的气孔少于下表皮,于是将E叶片叶柄去掉并用胶带纸封口,将上表皮朝下放在5%蔗糖溶液中,下表皮朝上不接触蔗糖溶液.2d后脱色并用碘液处理.

实验假设是:____

预期实验现象是:____ .

(3)研究发现,当土壤干旱时,绿萝根细胞会迅速合成某种化学物质x.有人推测根部合成X运输到叶片,能调节气孔的开闭.他们做了如下实验:从同一植株上剪取大小和生理状态一致的3片绿萝叶,分别将叶柄下部浸在不同浓度X的培养液中.一段时间后,测得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注: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启程度越大)

分组

测量指标

培养液中X的浓度/mol•m3

5×105

5×104

5×103

叶片中X的浓度/

mol•g1(鲜重)

2.47

2.97

9.28

叶片中的气孔导度/

mol•m2•a1

0.54

0.43

0.27

①以上方案有两处不完善的地方,请指出来并加以修正.

a.____ .

b.____ .

②叶片的蒸腾速率可反映气孔的开放程度,若表中数据为方案完善后得到的结果,那么可推测,随着培养液中X的浓度增大,叶片蒸腾作用强度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