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不正确的是(   )

选项

事 实

解 释

A

碘酒是混合物

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B

端午时节粽飘香

分子在不断运动着

C

气体受热膨胀

温度升高,分子自身体积增大

D

固体碘受热升华

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A:A

B:B

C:C

D:D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20-03-25 10:11:0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C

同类题3

阅读刘心武的《夏威夷黑珍珠》节选文段,完成文后题目。
                                                                                                  夏威夷黑珍珠
        ①姚老师每周三下午来教老伴弹钢琴。她虽然上过音乐学院,但主修的是声乐,毕业后分配在乐团合唱队,一唱几十年。六十岁以后,在合唱队排练时兼任钢琴伴奏。老伴弹琴只为自娱,姚老师指导她非常得法,两个人很合得来。两年多下来,她已经成了我们共同的朋友。
       ②我从美国讲《红楼梦》回来,带回一些纪念品,其中最贵重的是三件首饰,全是在
夏威夷买的。一件绿宝石坠链,给了老伴;一件黑珍珠坠链,送给了姚老师。姚老师开头不收,我就解释说,夏威夷有三宝:一是火山熔岩里开采出的绿宝石,老伴最喜欢绿颜色,几件最常穿的衣服,跟这绿宝石坠链很般配;第二宝便是黑珍珠,姚老师爱穿灰黄调子的休闲服,配黑珍珠更显高雅;第三宝是红珊瑚,我买回一个珊瑚须尖串成的手链,留给儿媳妇。我如实报出购买的价格,让姚老师知道那由一颗黑珍珠构成的坠链绝不昂贵,实在只是为了感谢她两年来给我们家带来的欢乐。她听了觉得我确实是把她当作亲人了,也就道谢收下。
       ③我和老伴都希望姚老师接受礼物后,能马上戴到颈上,但她却收进了提包,而且,下一个周三来我家,虽然还穿着一袭灰黄相间的服装,却并没有戴我送她的那黑珍珠坠链,而是戴了一串白珍珠项链。我和老伴交换了个眼色,没说什么,心里都有点疑惑。难道她忌讳黑色?
       ④姚老师指导老伴练了约一小时琴,大家就坐到餐桌边喝下午茶。我注意到,她那串白珍珠项链,品相一般。三个人闲聊,不知怎么就聊到了一位仍在电视上露面的著名资深歌唱艺术家,老伴就感叹,说那么多唱歌的,能有几个达到那样的知名度啊!姚老师就说,那是她大学同学,毕业以后跟她一起分到合唱团,是一个声部的。老伴就直率地问姚老师:“您是不是挺羡慕她呀?”姚老师说:“为她高兴,一点不羡慕。”还讲起当年的情景,来了个外国专家,让合唱团的人一人独唱一曲。合唱团几十个人,足足唱了三天,专家也听了三天。本来,这样做是为了把合唱水平提得更高,没想到专家却从中发现了一个男中音和两个女高音,认为是三颗珍珠,值得培养成为独唱演员。那两个女高音,一个就是姚老师,另一个就是那位著名资深歌唱艺术家。
        ⑤姚老师说那时候其实专家对她的潜力更看好,但是,她就是想站在队列里唱合唱,不喜欢站到乐队前领唱或独唱。她把自己的这种想法说出来,大家都感到惊讶。专家通过翻译跟她交谈后,说理解了她;专家还说,很难得,有这样的歌唱者,从灵魂深处体味到了合唱这种艺术形式的真谛。的确,大合唱是人类走向亲和的一种途径。姚老师说,从那以后她就一直留在合唱队,虽然永远不可能出名,却无怨无悔。“我不想做一颗单独闪光的珍珠,我总觉得,一颗珍珠还是跟别的许多颗珍珠串成链条,更有意思。”
        ⑥在姚老师再一次来教琴前,我和老伴多次放她赠我们的CD盘听,那是她参与的合唱演出的录音,我们原来提不起兴致听,现在却如闻天籁。
        ⑦姚老师再来时,戴了一条完全由黑珍珠串成的项链,我送她的那一颗,串在正中间。她没问我们好看不好看,我们也没去评论。但我们理解了,有的珍珠,是永远喜欢跟别的珍珠串在一起的。
                                                                                                                               (刘心武/文,选自《今晚报》,有改动)

同类题5

阅读下面有关张学良的材料,回答问题。

  张学良(1901年—2001年),字汉卿,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人称“少帅”。

“皇姑屯事件”之后,张学良继任为东北保安军总司令,拒绝日本人的拉拢,坚持“东北易帜”,为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做出了贡献。后任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司令,陆军一级上将。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发动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张学良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20万东北军不战自退。不到半年,东三省沦亡。

  1935年,张学良任西北剿总副司令,到陕西“剿共”。此时,日本侵华日亟.国民政府一再妥协。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简称“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935年12月9日,在***领导下,北平(北京)学生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掀起了全国抗日运动的新高潮,全国要求停止内战,实行抗日的呼声日益高涨。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张学良、杨虎城同红军停战和解。1936年12月,蒋介石到西安督战,威逼张、杨执行“剿共”计划。张、杨多次劝说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都遭到训斥,12月12日,张学良与杨虎城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逼蒋抗日,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遭蒋介石父子长期软禁。1990年恢复人身自由,1995年起离台侨居美国夏威夷,2001年10月病逝于檀香山,享年101岁。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