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观点一:独善其身,方能“止于至善”。一个人以宽广的胸襟、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格立身处世,始终对自己拥有信心、自我激励,无论何种境遇都不弃善从恶,即使他普普通通,我们能说他一事无成吗?

观点二:仅仅独善其身是不够的,因为我们生活在社会中。一切社会的完善,都是从个人做起,但如果只独善其身不能“兼济天下”,那么,那独善其身的价值也未必保得稳。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8-01-24 10:14:5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①我赞成观点二。独善其身,原指独自修养身心,保持个人的节操。后指只顾自己,不管他人的个人处世哲学。“独善其身”和“兼济天下”是儒家提出的人生理想,语出《孟子﹒尽心上》,为后世儒家广泛信奉和恪守。在儒家看来,一个人哪怕在最窘困的境况下,也可以并应该满怀伦理的精神,做到独善其身。但独善其身显然并不是儒家最高的人生理想,儒家最高的人生理想是“兼济天下”,即肩负起服务社会、惠及天下的责任。在儒家看来,有独善其身到兼济天下,是一次人生境界的跃升,也是人一生至关重要的价值转变。②光明正大、崇德向善、自强不息、大公无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