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读《答谢中书书》,按要求填空。

①总领全文景观的句子是:____

②文中表现晨昏变化之美的句子是: ____

③用简洁的语言描绘高山流水的语句是:____

④感叹世人追逐功名、无暇欣赏奇丽的山水,从而曲折表达作者清高的句子是: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2-06-04 01:20:0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u5c71\u5ddd\u4e4b\u7f8e\uff0c\u53e4\u6765\u5171\u8c08,\u6653\u96fe\u5c06\u6b47\uff0c\u733f\u9e1f\u4e71\u9e23\uff1b\u5915\u65e5\u6b32\u9893\uff0c\u6c89\u9cde\u7ade\u8dc3,\u9ad8\u5cf0\u5165\u4e91\uff0c\u6e05\u6d41\u89c1\u5e95,\u81ea\u5eb7\u4e50\u4e

同类题5

比较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
         山泉作娇儿之态,泉声则是孩子如铃的笑语。受泉声的感染,鼎湖山年轻了许多,山径之幽曲,竹木之青翠,都透着一股童稚的生气,使进山之人如入清澈透明的境界,身心了无杂尘,陡觉轻快。行至半山,有一补山亭。亭已破旧,无可驻目之处,惟亭内一副楹联“到此已无尘半点,上来更有碧千寻”,深得此中精神,令人点头会意。
        站在亭前望去,满眼确是一片浓碧。远近高低,树木枝缠藤绕,密不分株,沉甸甸的湿绿,犹如大海的波浪,一层一层,直向山顶推去。就连脚下盘旋曲折的石径,也印满苔痕,点点鲜绿。踩着潮润柔滑的石阶,小心翼翼,拾级而上。越向高处,树越密,绿意越浓,泉影越不可寻,而泉声越发悦耳。怅惘间,忽闻云中传来钟声,顿时,山鸣谷应,悠悠扬扬。安详厚重的钟声和欢快清亮的泉声,在雨后宁静的暮色中,相互应答着,像是老人扶杖立于门前,召唤着嬉戏忘返的孩子。(节选自谢大光《鼎湖山听泉》)
                                                                                             (二)
        如果遇上大的障碍,水就嘟嘟哝哝地仿佛表示不满,这嘟哝声和从障碍上飞溅过去的声音,老远就可听见。然而这不是示弱,不是诉怨,也不是绝望,这些人类的感情,水是毫无所知的。每一条小溪都深信自己会到达自由的水域,即使遇上像尼尔布鲁士峰一样的山,也会将它劈开,早晚会到达……
水流在克制的嘟哝声中稳稳地流淌着,它们兴奋得不能不互相呼唤:许多支有力的水流都流到了一起,汇合成了一股大的水流,彼此间又说话又呼唤——这是所有来到一起又要分开的水流在打招呼呢。(节选自普里什文《林中小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