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如图所示,质量为m、长为L的均匀细杆OA,一端通过光滑铰链固定在地面O处,在细杆中点B处系一根细绳,细绳绕过两个光滑定滑轮后悬挂着物体D,物体D的质量为细杆质量的1/3,D离滑轮距离足够远.在外力F的作用下使细杆与地面保持夹角θ为60°,此时细绳CB与杆的夹角也为60°(如图所示).已知细杆绕O点转动的动能表达式为 Ek=
1
6
mL2ω2m
表示杆的质量,L表示杆的长度,ω表示杆转动的角速度.求: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8-01-18 06:06:5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约在150年前,(一个)住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
材料二 1956-1978年,日本经济年拉长率达11.6%,增长速度相当于美国的2.7倍,联邦德国的2.3倍。随着经济高速增长,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1987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材料三 2014年3月28日,正在德国进行国事访问的***发表演讲:70多年前,日本军国主义侵入中国南京市,制造了屠杀30多万中国军民的惨绝人寰的血案。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立即表示:不否认旧日本军在南京进行的杀伤及掠夺行为,但关于死难者人数存在各种意见,日本政府未予断定。
2014年4月4日,日本文部省结束了对明年4月启用的新一轮小学教科书的审定,在被其认可合格的该批小学教科书中,首次出现称钓鱼岛为日“固有领土”。
(1)材料一中的“岛国”19世纪60年代末,“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的重大改革是什么?请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重大改革给该国带来的积极影响。
(2)二战后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得益于那个国家的帮助和扶植?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原因?
(3)从材料三可以看出,当前影响中日关系正常发展、导致两国外交关系“冰点”的原因是什么?
(4)结合以上材料想一想,日本怎样才能真正同亚洲邻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