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到1941年,四川警察因待遇水平急剧降低,被迫大量逃亡,逃亡率接近总编制的一半,国民政府不得不以学警甚至闲散人员补充协察队伍。这反映了国民政府( )
A:保持警察体系战时稳定
B:竭力维护一党专制局面
C:难以有效管控社会秩序
D:缺乏有效军事动员能力
看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最高峰在____ 地,该地海拔在____ 米以上。(2)图中山谷位于____ 地。(3)写出图中的地形部位的名称,E地是____ ,F地是____ 。(4)小溪B的流向是:自____ 向____ 流去。(5)沿A和C两路线登山,____ 处会省力些。
如图,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斜面倾角为37°,轻质刚性细绳绕过斜面顶端的定滑轮将小物块A、B连接,B恰好静止在斜面上,A、B距地面高均为h.已知A的质量为m,B的质量为2m,重力加速度为g,细绳与滑轮的摩擦不计,小物块均可视为质点,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sin37°=0.6,cos37°=0.8)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勇敢是一种基于自尊的意识而发展成的能力。﹣﹣拿破仑
人的一生中,最光辉的一天并非是功成名就那天,而是从悲叹与绝望中产生对人生的挑战,以勇敢迈向意志那天。﹣﹣福楼拜
人生道路上,坎坎坷坷,风雨莫测,这些困境需要靠你的勇敢去战胜。或许你会觉得很艰难,但当经历艰难再回首往事的时候,你会发现,生活一直都掌握在你手中。
综合上述三则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关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中国古代对电现象的认识
我国古代对电的认识,是从雷电及摩擦起电现象开始的.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甲骨文中就有了“雷”、“电”的象形字.西周初期,在青铜器上就已经出现加雨字偏旁的“电”字.
《淮南子•坠形训》认为:“阴阳相搏为雷,激扬为电”,明代刘基说得更为准确:“雷者,天气郁激而发也.阳气困于阴,必追,迫极而进,进而声为雷,光为电”.
我国古人还通过仔细观察,准确地记述了雷电对不同物质的作用.《南齐书》中有对雷击的详细记述:“雷震会稽山阴恒山保林寺,刹上四破,电火烧塔下佛面,而窗户不异也”.
在我国,摩擦起电现象的记述颇丰.西晋张华记述了梳子、丝绸摩擦起电引起的放电发声现象:“今人梳头,脱著衣时,有随梳、解结有光者,亦有咤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