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下列各句对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并培养了大批的古文作家,如“三苏”父子、柳宗元等。

B:《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内容都是孔子的言行录,它们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全面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全称为“四书”。

C:归氏散文源出于《史记》,取法于唐宋八大家,被誉为“明文第一”(黄宗羲语),当时人称他为“今之欧阳修”,其散文不是以重大的题材反映他所处的时代,而是通过记叙一些日常生活和家庭琐事,来表现母子、夫妻、兄弟之间的深情。

D:“牢”本指养牲畜的圈,在“太牢”“少牢”词中则指祭祀用的牲畜;“宗庙”是天子、诸侯供奉祖宗牌位的处所,祭祀在古代是大事;“会同”, 诸侯共同朝见天子叫“会”,诸侯相见叫“同”。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6-07-18 04:43:1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C

同类题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王阳明(1472—1528)生活的时代,也就是15,16世纪之间,很多人对笼罩在社会生活之上的官方政治意识形态和始终控制士人知识与思想的科举制度已经相当反感,尽管大多数士人还是年复一年地按照官方认可的教条在背诵,但是,士人中间已经有相当多的另类取向。特别应当看到的是,当时的社会生活已经有相当大的变化,种种迹象表明,在嘉靖以后,民间社会渐渐拥有较大的空间,市民生活风气也趋向多样化,伦理同一性的约束越来越小,而官方的控制也越来越松弛。1579年,何心隐被杀,表明这种追求自然自由的思想在强调社会秩序的社会中初次受挫,而1602年,李贽的自杀似乎是这一狂飙时代结束的象征性标志。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

材料二:马丁·路德是神学博士、威腾贝格大学神学教授、威腾贝格修道院院长。1510年,他带着虔诚的心情朝拜罗马城,看到的却是一片腐败。他痛感个人无力无助,再研读《圣经》,发现保罗的训诫有“义人必因信得生”;《福音书》中说,耶稣基督之死已经代替人类在上帝面前赎罪,只要信仰耶稣,就可以得救。他顿觉彻悟,认为信仰的唯一依据是《圣经》,罗马教廷的一整套制度和神学理论已经背离了基督教教义。此后他开始倡导“因信称义”,认为信仰的本质是内心活动,而不在于形式和行为,每个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基督徒在上帝面前是人人平等的,可以通过《圣经》直接和上帝对话,不用神父做中介。

——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