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梦溪笔谈》是宋代一本记录科学现象的著作,1086年至1093年由沈括完成。他对知识的追求引发了一场以儒学为基础的宋代启蒙运动,这场运动促使人们去了解包含万物和宇审整体中的理。沈括记载的最有名的科学成就是11世纪40年代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它领先于德国古腾堡同样的发明400 年),以及对地图绘制技术的记载和对化石遗迹的解释。在书中的其他条目里,沈括记述了月亮的盈亏方式,并得出了可以从中看出太阳和月亮的形状是球状的结论。

    沈括乐于记录奇异之事,其著作中的条目并不都具有极高的价值,很多时候记载事件的目的也不尽相同。沈括的记载包含“繁冗的说教、宫庭逸事和转瞬即逝的奇异事物”,对自然现象的解释是建立在当时的五行学说宇审理论基础上的。当风吹干了盐池的水,继而盐分结晶时,沈括并没有把这个过程看作蒸发率不断增大的过程,而是解释为五行相生之理,也就是火(风) 生土(盐)。

——摘编自《哈佛中国史·儒家统治的朝代一一宋的转型》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0-07-16 04:45:1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胃肠感冒”在医学上又称“呕吐性上感”,主要是由一种叫“柯萨奇”的病毒引起的,同时伴有细菌性混合感染.它的发病症状主要是:呕吐、腹泻、发热等.

(1)胃部因病菌或其他毒性物质进入,通过非条件反射导致胃体肌肉收缩,将胃内容物排出体外,该反射弧中效应器由____ 组成.神经冲动在离体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双向传导,但在上述反射弧中,传导方向是单向的,总是由胞体传向____ .剧烈而频繁的呕吐引起大量消化液的丧失,造成水分大量流失,使机体的内环境渗透压升高,下丘脑的____ 会感知此变化,并促使下丘脑合成和分泌____ ,作用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原尿中水分的重吸收,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2)当体内有炎症时会出现发热现象,这有利于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等转移到炎症区,抵御病原体的攻击,此过程属于机体免疫系统的第____ 道防线.在体温升高的过程中,机体产热量____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散热量.

(3)机体感染柯萨奇病毒后,通过____ 免疫产生抗体与病毒发生特异性结合.有人提议注射疫苗预防该疾病,注射疫苗预防疾病的机理主要是使机体产生____ ,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免疫调节不仅积极应对外来抗原的入侵,同时也随时应对体内的衰老和癌变的细胞,这说明免疫系统具有____ 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