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近代西方某著作阐述:“……变异通过自然选择的作用,使得一些物种适应现存环境的特征得到发展,这些适合生存的物种发展起来,而另一些不适合生存的物种就自然灭亡。随着这些特征越来越突出,由此就产生了更高级的物种。”这种理论的最主要意义是(  )

A:有力地冲击了神创世说

B:开辟了微观物质世界研究的新途径

C:为启蒙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

D:开创了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2-02-27 04:58:2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A

同类题3

阅读《放弃也是一种智慧》一文,完成后面的题。
       ①人的精神境界和追求看似玄虚,实则大都有具体指向。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大千世界五光十色,而人生百年极其短暂,有限的精力不可能方方面面都顾及,有时舍得放弃,也不失为一种智慧。
       ②1998年的诺贝尔奖得主崔琦,在有些人眼里简直是“怪人”远离政治,从不抛头露面,整日浸泡在书本和实验室内,甚至在诺贝尔奖桂冠加顶的当天,他还如常地到实验室工作。更令人不敢置信的是,在美国科技研究的前沿领域,崔琦居然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电脑盲”。他研究的仪器设计、图表制作,靠他一笔一划完成。而一旦要发电子邮件,也都请秘书代劳。他的理论是这世界变化太快了,我没有时间赶上!
       ③放弃是一种睿智。放弃一些对你而言并不必需的“精彩”,选定人生必需的“目标”,持之以恒,就能成就精彩人生。
       ④然而,贪婪是大多数人的毛病,有时候死死抓住自己想要的东西不放,反而给自己带压力、痛苦、焦虑和不安。往往什么都不愿放弃的人,结果却什么也没有得到。正如柳宗元《哀溺文》的永之善游者,就因为舍不得放弃腰千钱,结果白白葬送了自己的性命。
       ⑤放弃其实是为了得到,知其不可而弃之,知其可为而为之。如果在放弃之后,烦乱的思绪梳理得分明起,模糊的目标变得更加清晰,摇摆的心变得坚定起,那么放弃又有什么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