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永乐九年颁布关于杂剧禁令:“凡乐人搬作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节烈、先圣、先贤、神像,违者杖一百,官民之家扮者同罪。其神仙及义夫、节妇、孝子、贤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这一禁令说明(    )

A:文化专制开始影响市民生活

B:市民文化动摇了儒学正统地位

C:明清时代君主专制走向反动

D:文化政策体现统治者治国理念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8-22 06:08:4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D

同类题5

我国是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国。

材料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否拥有统一、规范的语言,是关系到国家独立和民族凝聚力的具有政治意义的大事。汉族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过程度不同的分化和统一,因而使汉语逐渐产生了方言。方言所体现的地方特色是普通话无法比拟的,汉语的各种方言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也是普通话健康发展的资源和保障。语言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和特定族群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民族的标志性元素之一,是人类珍贵的无形遗产;当一种语言消失后,与之对应的整个文明也会消失。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由于人口大量流动,城市语言和方言的生态环境也发生急剧变化:一是普通话的生存环境大为改善,普通话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学习和使用的语言;二是方言的使用场域日渐萎缩,使用能力也日渐衰微。如何看待这种现象,有两种针锋相对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应“推广普通话,贬抑方言”;另一种意见是“反对过分推广普通话,大力提倡保卫方言”。

材料二:推广普通话是我国宪法所规定的,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A校为有力促进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要求学生在课堂发言、自习等学习场合中,必须使用普通话,使普通话成为学习用语。学校各类文体活动和校园广播必须使用普通话,使普通话成为宣传广播用语,在校园形成浓厚的语言文字规范使用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