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文后各题。

魏晋新风

李泽厚

    内的追求是与外的否定连在一起的,人的觉醒是在对旧传统旧信仰旧价值旧风习的破坏、对抗和怀疑中取得的。“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与儒家教义显然不相容,是对抗着的。曹氏父子破坏了东汉重节操伦常的价值标准,正始名士进一步否定了传统观念和礼俗。但“非汤、武而薄周、孔”,嵇康终于被杀头,可见思想对立和争斗之改变。从哲学到文艺,从观念到风习,看来是如此狂诞不经的新东西,毕竟战胜和取代了一本正经却更加虚伪的旧事物。人在这里不再如两汉那样以外在的功业、节操、学问,而主要以其内在的思辨风神和精神状态,受到尊敬和顶礼。是人和人格而不是外在事物,日益成为这一历史时期哲学和文艺的中心。

    当然,这里讲的“人”仍是有具体社会性的,他们即门阀士族。由对人生的感喟咏叹到对人物的讲究品评,由人的觉醒意识的出现到人的存在风貌的追求,正以门阀士族的政治制度和取才标准为中介。后者在将这一着眼点转向人的内在精神的社会氛围和心理状况上,有直接的关系。自曹丕确定九品中正制度以来,对人的评议正式成为社会、政治、文化谈论的中心。又由于它不再停留在东汉时代的道德、操守、儒学、气节的品评,于是人的才情、气质、格调、风貌、性分、能力便成了重点所在。总之,不是人的外在的行为节操,而是人的内在的精神性(亦即被看做是潜在的无限可能性),成了最高的标准和原则。完全适应着门阀士族们的贵族气派,讲求脱俗的风度神貌成了一代美的理想。不是一般的、世俗的、表面的、外在的,而是表达出某种内在的、本质的、特殊的、超脱的风貌姿容,才成为人们所欣赏、所评价、所议论、所鼓吹的对象。

    这当然反映在哲学——美学领域内。不是外在的纷繁现象,而是内在的虚无本体,不是自然观(元气论),而是本位论,成了哲学的首要课题。只有具备潜在的无限可能性,才可发为丰富多样的现实性。外在的任何功业事物都是有限和能穷尽的,只是内在的精神本体,才是原始、根本、无限和不可穷尽的,有了后者才可能有前者。而这陆探微便正是“穷理尽性,事绝言象”的。反过来,也可说是,要求树立一种表现为静(性、本体)的具有无限可能性的人格理想,其中蕴涵着动(情、现象、功能)的多样现实性。“言不尽意”“气韵生动”“以形写神”是当时确立而影响久远的中国艺术美学原则。它们的出现离不开人的觉醒这个主题,是这个“人的主题” 的具体审美表现。人的主题是封建前期的文艺新内容,文的自觉则是它的新形式。两者的密切适应和结合,形成这一历史时期各种艺术形式的准则。以曹丕为最早标志,它们确乎是魏晋新风。

(选自《美的历程》,有删改)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7-07-05 12:45:4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材料:

材料一:2017年10月3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实施方案》印发,方案要求,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围绕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江西,以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为导向,以机制创新、制度供给、模式探索为重点,积极探索大湖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新模式,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开辟绿色富省、绿色惠民新路径,构建生态文明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格局,努力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

材料二:2017年11月10日,以“烟波古临川·筑梦互联网·共享新经济”为主题,2017第三届江西省互联网大会在抚州隆重开幕。承办此次大会的抚州,在互联网产业发展方面就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绩,抚州的大数据中心、超算中心、高龄老人补助金人脸识别发放等已经形成广泛的影响力。实践证明,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已使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各行业的跨界融合和深度应用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并为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

材料三:2017年11月27日,江西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在南昌举行。省委书记鹿心社在会上强调,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维护人民切身利益,做到为人民用权、为人民履职、为人民服务。要坚持依法履职,充分发挥好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作用,切实加强地方立法、人大监督、讨论决定重大事项、人大依法选举任免和县乡人大建设等工作,全面提高人大工作水平。

【作答要求】①拟题:自拟一个能够概括材料内容、体现学科特点的题目。②评论:运用思想品德课所学知识对以上三则材料逐一进行分析评论。③表述:语言流畅,层次清楚,2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