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历史概念的种类有人物、事件、文献、典籍、法律、制度、著作、会议、党派、思想、学说等。构成历史概念的基本要别根据类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一般来说,历史概念应包括个方面的内容:

①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及条件;②历史事件的内容及其发展演变过程;③历史事件的结果及其影响。

请你结合历史概念的相关要素,从下列历史口号中任选一个,进行历史概念表述。

……1.中学西用,西学为用2.实业救国3.外争主权,内惩国贼4.打土豪,分田地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12-06 09:51:1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示例: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1919年5月4日,爱国学生聚集天安门广场,喊出了“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等口号,反对在“和约”上签字,要求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人。但北洋军阀政府倒行逆施,逮捕爱国学生。6月,上海工人举行罢工,商人罢市,支援学生的反帝爱国斗争,最终迫使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拒签和约。

五四爱国运动是一场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在此次运动中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同类题1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谁染枫林醉
                                                                                                                                     苏更林
        ①唐代诗人杜牧的《山行》以形象、明快、洗练的语言,勾勒出层林尽染、枫叶流丹的画面,并吟诵出“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千古绝唱。
        ②为什么晚秋的枫叶会变得满山锦绣、遍地彩霞呢?宋人杨万里有诗云:“小枫一夜偷天酒,却倩孤松掩醉容。”说是枫叶在一夜间偷饮了“天酒”而“醉”成了红色。这虽然为枫林红叶增添了几分神秘和浪漫,但并没有道出枫叶变红的确切道理。
        ③到底“谁染枫林醉”呢?现代科学认为,植物叶片的颜色取决于其中所含的色素物质,如叶绿素、叶黄素、花青素、胡萝卜素等等。这些色素物质往往会随着植物成熟期的不同和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从而呈现出各自具有鲜明特征的颜色。叶片中含有较多叶绿素时就会呈现绿色,含有较多叶黄素时就会呈现黄色,而含有较多的花青素时则会呈现紫、蓝、红等不同的颜色。这是因为花青素是一种水溶性植物色素,独特的化学结构使其颜色多变。花青素的基本结构母核是花色基元。由于其中的氧原子是4价的,所以它和它的衍生物具有碱的性质,即能够与酸性物质作用生成盐;而花青素又是花色基元的羟基取代衍生物,因而,它又具有酸的性质,即能与碱性物质作用生成盐。花青素的这种结构特点决定了它具有随介质pH值改变而改变结构并从而改变颜色的可能性。试验证明,花青素在酸性介质中呈现其表征的红色。而枫树的叶片细胞液呈现酸性,春夏季节由于枫叶中一般只含有叶绿素而不含有花青素,所以此时的枫林还是郁郁葱葱的绿色;可到了深秋季节,由于气温骤降,光照减少,使得叶片内光合作用制造的淀粉不能完全适合叶片,这样就造成叶细胞内糖分的积累,从而促进了花青素的形成。由于枫叶细胞液的酸性环境,花青素呈现红色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④“霜叶红于二月花”体现了“枫林红叶”外在美和内在美的统一。如果你一旦置身于枫林之中,一定会为祖国的大好河山所陶醉,并为“霜叶”抗严寒傲霜雪的生机和力量而感动。 

                                                                                                                                                          (选自《语文报》,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