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里有一个故事:养猴人有个猴子吃果子,先说“早上吃三个,晚上吃四个”,猴子听了,怒形于色;他于是改口说“早上吃四个,晚上吃三个”,猴子听了,转怒为喜。庄子对此评价为:“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这一故事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A:人的认识活动具有主体差异性
B:要透过表面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
C:事物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应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蝉
小 思
今年,蝉鸣得早。杜鹃花还没零落,就听见断续的蝉声了。近月来,窗外蝉更知知不休,使事忙的人听了很烦。
一天,在树下拾得一只病蝉,透明的翅收敛了,身躯微微颤动,没有声响。它就是曾知知不休地在树上过日子的小东西。那么小,却那么响,竞响彻一个夏天!曾这样问:何必聒聒?那只不过是夏天罢了!
朋友说:知道吗?它等了17年,才等到一个夏天。就只有这个夏天,它从泥土中出来,从幼虫成长过来。等秋风一吹,它的生命就完结了。
17年埋在泥中,出来就活一个夏天,为什么呢?
朋友说:那本来的生活历程就是这样。它为了生命延续,必须好好活着。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地活过。
哦!那是蝉的生命意义!
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
小华的父母是地道的农民,每天在田里辛勤地耕作,小华为自己有这样的父母而自豪。你认为小华自豪的原因是( )
①劳动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②农民 也是社会需要的职业
③体力劳动同样是社会需 要的劳动 ④凡是在自己岗位上勤勤恳恳工作的 都是光荣的、可敬的
选择正确答案,把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总理见了我,指着写字台上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说:“我今晚要批这些文件。”
这里的“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指 ____
A、用夸张的写法,来说明总理一夜工作的辛劳。
B、总理工作辛劳的真实记录。
②“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分了分量。”
这句话的意思是 ____
A、即使多了一个人,花生米也没有增加分量
B、花生米虽然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分量但仍然少的“数得清颗数”表现总理生活简朴。
③课文的中心句 ____
A、他是多么劳苦,多么俭朴。
B、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
C、这就是我们的总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①者,谒者②操以入。中射之士③问曰:“可食乎?”曰:“可。”因夺而食之。王怒,使人杀中射之士。中射之士使人说王曰:“臣问谒者,谒者曰:‘可食。’臣故食之。是臣无罪,而罪在谒者也。且客献不死之药,臣食之,而王杀臣,是死药也。王杀无罪之臣,而明人之欺王。”王乃不杀。
(《战国策》) 注释:①荆王:楚王,疑为顷襄王。②谒者:禀报的人。③中射之士:即中射士,王宫的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