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叶绿体色素提取液放于自然光和三棱镜之间,从三棱镜的一侧观察,连续光谱中变暗的区域是蓝紫光和红光区域
B:温暖晴朗的一天下午,在某植物的向阳处采得一片叶,用酒精隔水加热脱色,并用碘液处理叶片,显微镜下观察到叶绿体变成蓝色
C:将叶绿体色素提取液置于适宜光源下照射5小时,加碘液处理后溶液呈蓝色
D:将黑暗处理的正常绿色叶片置于密闭透明的照光小室内(含充足14CO2),3小时后在叶内淀粉中检测到14C的存在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二战中)苏联石油工业相继出现生产下降、开采下降的局面。从某种意义上说,苏联的强项是资源潜力,德国的优势在于技术能力。为保卫国家主要的工业力量,苏联工业向东部地区转移,高加索,特别是巴库的石油设备也在东迁之列。苏联向东部疏散了600车皮的石油设备,德军占领高加索6个月后生产不出1吨石油,此举有利于粉碎德国占领高加索战略资源的企图。为满足军事需要,苏联采取的措施是,后方“液体燃料尽可能用煤气代替,汽车尽量使用固体燃料”。1941年8月到1945年9月,由美国《租借法》提供的航空汽油是苏联自己产量的1.4倍。为避免两线作战而采取的“先德国、后日本”的战略方针为苏联石油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间接支持。在对德石油斗争中,苏联不仅保存了本国的石油潜力,而且使国家石油工业在受到战争冲击的条件下继续发展。
——摘编自王绍章、李爽《石油战: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苏德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