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典诵读”活动中,有同学在读下面两首诗的时候提出两个问题,请你帮助解决。
【甲】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秋涨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乙】芙蓉楼送辛渐①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②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③。
【注释】①辛渐:王昌龄的朋友。②平明:黎明。③冰心:像冰一样纯洁明净的心。玉壶:玉制的剔透明亮的壶。冰心、玉壶都喻指高洁、清白的品质。
在藻类繁盛的池塘中,常常看到鱼在黎明时浮出甚至跳出水面的现象,究其原因是( )
如图反映了14世纪欧洲人对世界的有限认识,开始打破这种认识的历史事件是工业革命。这种说法对吗?请说明理由。
下表是KCl和KN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温度/ ℃
20
30
40
50
溶解度/g
KCl
34.0
37.0
40.0
42.6
KNO3
31.6
45.8
63.9
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