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2017年1月,美国总统特朗普首次针对伊拉克、伊朗等6个穆斯林占多数的国家签署了旅行禁令,3月又发布一份修订后的禁令,均被联邦法院否决。9月特朗普又签署了第三份旅行禁令,移除苏丹,新增朝鲜和委内瑞拉,该禁令是以总统宣言方式发布的,但未经国会授权而没有法律效力。经过各方角力,12月4日,美国最高法院作出裁决,特朗普政府针对伊朗、叙利亚等8个国家的旅行禁令全面生效。

针对被裁定的旅行禁令是否能维护美国安全,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议员各执一词。前者认为禁令带有明显的针对特定宗教的色彩,并不能达到让美国和世界更安全的目标;后者则认为暂停部分国家的居民以及难民入境可以提升背景检查的手段,维护国家安全。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8-03-07 10:08:2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希望是生命的源泉。失去它,生命就会枯竭。你用心读了下面这篇文章后,一定会有许多感受。多读几遍,再回答下面问题。

生之喜悦

    美国西海岸的边境城市圣迭(dié)戈的一家医院里,长年住着因外伤全身瘫(tān)痪(huàn)的威廉•马修。当阳光从朝南的窗口射入病房时,马修开始迎接来自身体不同部位的痛楚的袭击——病痛总是早上光临。在将近一个小时的折磨中,马修不能翻身,不能擦汗,甚至不能流泪,他的泪腺(xiàn)由于药物的副作用而萎缩。

    年轻的女护士为马修所经受的痛苦以手掩面,不敢正视。马修说:“钻心的刺痛难忍,但我还是感激它——痛楚让我感到我还活着。”

    马修住院的头几年,身体没有任何感觉,没有舒适感也没有痛楚感。在医生的精心治疗下,有一部分神经已经再生,每天早上向中枢(shū)神经发出“痛”的信号。

    在痛楚中发现喜悦,这在一般人看来简直是荒唐。但置身马修的处境,就知道这种特定的痛楚不仅给他带来了喜悦,而且带来了希望。当然一个重要前提在于,马修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过去马修经历过无数没有任何知觉的日夜。如果说,痛楚感是一处断壁残垣(yuán)的话,无知觉则是死寂的沙漠。痛楚感使马修体验到了“存在”。从某种 意义上说,这甚至是一种价值体现——医疗价值与康复价值的体现。当然,马修不是病态的自虐(nuè)狂,他把痛楚作为契(qì)机,进而康复,享受到正常人享有的所有感受。谁也不能保证可怜的马修能获得这一天,但他和医生一起朝这个方向努力,因而他盼望痛楚会在第二天早晨如期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