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2015年4月11日,中国海军护航舰艇组成护鱼编队,自海南三亚出发,远赴黄岩岛海域执行护航任务,当军舰到达预定海域后,不计行驶中燃油损耗,士兵们发现军舰的吃水深度(即浸在水中的深度)减小了,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军舰的排水量减小了

B:军舰排开海水的体积减小了

C:军舰所受重力不变

D:军舰受到的浮力不变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3-12 08:41:5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A

同类题4

读下文,完成5~8题。

这个“杀手”有点冷

秦明豫

①爆炒小龙虾一度是昆明消夜摊上的热销菜,小龙虾正式的名字叫“克氏原螯虾”,原产于南美洲,20世纪初由日本传入我国,后经人工养殖和自然扩散,逐渐扩散到全国各地,昆明出现小龙虾大概在2000年前后。小龙虾虽可食用,但逃逸野外的小龙虾却会酿成大祸。它们取食秧苗,破坏土壤,影响秧苗生长,使稻田失水,出现早衰和减产。小龙虾是“筑洞高手”,被它挖过的沟堤犹如被抽空的“骨架”,踩上去很容易塌陷。

②牛蛙作为另一道美食也不是省油的“蛙”,它在满足人们食欲的同时,也在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牛蛙原产地是北美的落基山脉地区,我国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与北美牛蛙的原产地较相近。牛蛙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大量引入以来,由于野外放养及人工圈养不慎导致局部生态危机。牛蛙除了吃一些昆虫、蛇、鼠、鸟、龟及鱼等小型脊椎动物外,一些专门捕食田间害虫的本地珍稀蛙类也惨遭其毒手。据了解,牛蛙的繁殖速度惊人,抗病力也很强,它一年产卵多次,一次产卵1万粒~5万粒,其寿命可长达7年~20年,故有人将它称之为田间“暴龙”。

③福寿螺这个名字稍显陌生,但实际上平常我们用牙签挑着吃的那种大螺蛳就是福寿螺,只是一般叫不出它的名字。福寿螺又名苹果螺,原产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大力发展经济,一位巴西籍华人将福寿螺作为水产养殖引入广东,此后几年,福寿螺的食用养殖在广东、福建、云南等地广泛推广开来。但由于过度养殖,管理不善,大量福寿螺被释放到野外,给生态系统带来严重威胁。

④据云南省农科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张付斗副研究员介绍,目前在云南省的保山、大理、德宏等13个州(市)都分布有福寿螺,总分布面积达到300多万亩,其中危害水田的有200多万亩,每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5 000万元。因其适应性强,繁殖迅速,已发展成为一种危害巨大的外来入侵物种。福寿螺的食量很大,蚕食水稻等农作物,所产生的大量粪便污染水体。据介绍,每只雌螺可年产卵万粒,繁殖量惊人,可造成其他水生物种灭绝。福寿螺同时还是卷棘口吸虫、广州管圆线虫的中间宿主,因此会传播疾病。

⑤近年来,福寿螺在大理洱海周边呈爆发式增长,洱海管理局每年投入20余万元经费,对其进行专项治理。由于福寿螺的虫卵主要粘附于湿地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植物上,不能进行机械化的大规模作业,只能采取人工铲除的方法进行治理,给治理带来难度。目前,福寿螺的防治仍以化学防治为主,人工防治为辅,人们通常会采取短期处理方法如使用杀螺剂杀灭福寿螺,但这些杀螺剂对环境也存在一定副作用。

⑥为什么“外来入侵物种”会具有如此强大的破坏力?业界学者一种观点认为,“外来入侵物种”进入后会失去对原产地天敌的抗性,把原来用于维持抗性的“生物能量”用于生长繁殖,从而提高竞争能力。然而,“外来入侵物种”的繁殖却具有复杂的多变性,目前国内专家正在不遗余力地进行深入研究,为控制和防止“外来入侵物种”构建多层次的防控网。

(选自《春城晚报》2011年1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