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330名。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家抒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这反映了( )
A:苏州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B:清初官营手工业的普遍衰落
C:机户成为苏州丝织业的主体
D:机工的生产积极性严重不足
★÷5=3……□,余数最大是____,当余数最大时,被除数是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