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Jim usually eats breakfast  _________.

A:at six o'clock

B:at seven o'clock

C:at about nine o'clock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3-12-11 06:10:3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B

同类题1

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下列各题。

上品生活不着痕迹

雪小禅

    我一直不理解父亲。

    我觉得他是和这个社会格格不入的,真的,世界上怎么还会有这种人?

    父亲是个老知青,绝对老三届的。他没有回北京,留在了这个小城。小城中有他心爱的女人,然后有了我和弟弟。

    后来他考上了大学,但他仍然没有留在北京,他回来了,在一个化工厂当技术员。他是一个无线电爱好者,一个电脑爱好者,一个音乐发烧友,一个天文发烧友,一个足球迷,一个金庸迷。我不知道人可以有多少精力,但他喜欢的东西都能玩到极致。喜欢无线电,可以自己制作电视机和收音机,并且和全国各地的网友都有联系;喜欢电脑,以他六十岁的年纪还能自己设计软件,有很多电脑知识我还要请教他;喜欢音乐,在古典音乐中陶醉,自己拉一手好二胡弹一手好古筝。有次我回家,看到他正在听一种叫埙的乐器演奏的曲子,一边听一边写毛笔字,他的毛笔字,得过全国的大奖。

    当然,什么时候有彗星飞过地球时,他总是给我打电话,那时我正为生活奔波着,或者和人谈着合同,或者在酒店里吃饭。总之,我觉得自己干的都是正事,谁像他那么活着啊,养着十几只猫,每天要去早市买鱼,因为那里鱼比较便宜。

    当然,我一次也没有看到彗星,因为我没有那个心情,没有那个心境。况且,我总是累得早早地睡去,怎么可能半夜起来看彗星?但父亲每次都要一本正经地看,他的器材很先进,招了一帮年轻人在那里看星星。我对妈说,我爸爸当年肯定和徐志摩差不多,太浪漫了,这把年纪还有这种心情,真让人佩服!我妈说:“当年,我看中的就是你爸爸这种生活态度,有一颗单纯的心,永远微笑着面对生活。”

    开始我真的很反感父亲这种生活态度,和他一起出来的人早就当了处级干部,他却还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种花养猫看星星看足球玩电脑,他的世界总有不同的精彩在上演。我曾抱怨他说,如果你是个处级干部,我和弟弟一定会有个特别好的工作。但父亲从来不这么认为。他说,指望父母的孩子不会有多大出息,就像总在父母身边的鸟永远也飞不高一样!

    后来验证了他的话是正确的,我自己当上了外企白领,弟弟成了有名的工程师,而那些官员子女在机构精简之后却有好多人待业在家,他们果真没有飞太高。

    有一段时间父亲每天给我发邮件,开始我总是嫌烦。无非是他养的猫和兰花,那些猫又生了很多小猫。当我渐渐沉下心来之后,我发现那些兰花芬芳迷人,那些猫的照片生动可爱,甚至,我开始想给它们一个个起名字。

    能把生活活出一朵叫做美妙的花来,这是一种多么快乐而迷人的心境。父亲六十岁了,他从二十多岁就这么活着,过简单的日子,要美妙的生活,听听风中花的香,看看小猫咪的可爱,读读金庸小说的侠气,望一下神秘的星空,弹一曲高山流水,和老友下下围棋,和自己的爱人牵手去捡鱼肠子。这样的生活,是父亲的生活,那曾经是我觉得不求上进的生活。但现在我认为,那是一种最美丽的生活,生活的上品,往往是不着痕迹,然后把自己融入自然。

(选自2011年3月24日《郑州日报》,有改动)

同类题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扬州“当南北大冲,百货所集”。唐代盐铁转运使在扬州,尽斡(掌管)利权,判官多至数十人,商贾如织,故谚称“扬一益二”,谓天下之盛,扬为一而蜀次之也。……张?诗云;“十里长街市并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

材料二  明清以来的扬州作为两淮盐集散中心,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开放性城市。徽商、晋商云集世居,垄断盐业暴利,在扬州过着闲适、奢侈的生活,时人对他们的奢侈消费方式有相当多的描述:“扬州盐务,竞相奢丽以婚嫁丧葬,堂室饮食舆马,动辄费数十万。”这种奢侈畸形的消费恰恰决定了扬州消费型商业城市的性质,为了满足盐商物质的和精神的各种需要,扬州城市规模、人口、商业、文化、服务行业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材料三  19世纪中期,扬州开始快速衰落。政府对盐法的改革取消了自明代以来一自延续下来的盐商垄断特权,使清初显赫一时的盐商奢侈性消费集团完全解体,城市商业机能丧失,服务性行业萎缩,人口外流,城市社会生活失去活力……到了20世纪初,扬州虽然有了近代警察制度、银行、商会、医院、报业、一自来水公司、电灯公司、邮电等,但墟市由传统型向近代型转变缓慢,远落后于同受战争破坏的无锡、常州等苏南城市。当时扬州近代工业只有二家织布厂,二家蛋晶加工厂,一家制粉厂,资金少,规模小,根本不能形成地方工业的特色,而无锡、常州由于有较发达的近代工业支持,城市发展程度远胜扬州。                                                             

                                                   ——《近代城市变迁》

请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