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在主题为“竹文化”的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中,某班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活动一】负责搜集资料的同学,搜集到这样几则资料。
资料一:1954年在西安半坡村发掘了距今约6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遗址,其中出土的陶器上可辨认出“竹”字符号。
资料二:考古人员在7000年前的浙江余姚县河姆渡原始社会遗址内发现了竹子的实物。
资料三:我国商代已知道竹子的各种用途,其中之一就是用作竹简,即把字写在竹片上,把它们用绳子串在一起就成了“书”。
请用简洁的语言表述你看了这三则资料后得到的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竹,常绿多年生植物。茎圆柱形,中空,有节,挺拔向上,质地坚硬。叶青翠,美观,凌霜不凋。竹倍受中国人民喜爱,与兰、梅、菊被誉为“四君子”,与梅、松被誉为“岁寒三友”。
请根据竹的形态特点,思考竹的象征意义,补全下面的句子,形成一组排比句。
竹,四季常青,象征着顽强不屈的生命;竹,中空外直,_____________;竹,生而有节,_____________;竹,挺拔向上,______________。
【活动三】兴楚中学九(3)班准备举行“竹文化”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活动。班委会准备邀请兴化教育局教研室刘安早老师担任本次成果展示活动的嘉宾评委,下面是班委会拟写的邀请函,其中在格式上有一处错误,还有两处画横线的句子,一句有语病,一句用语不得体。请分别说明修改意见。

(1)格式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语病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语言不得体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4难度 综合性学习 更新时间:2018-04-30 06:01:3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