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课文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课文主要写了香菱学诗及黛玉的指导,其他人物都与之无关,可删去有关描写的内容。
B:本文表现了香菱虚心请教,不怕挫折和失败,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
C:香菱学诗可分三个步骤:首先是拜黛玉为师;其次是一边读杜甫诗,一边尝试作诗;再次是经历了两次失败,终于作诗成功。
D:作者塑造人物的方法非常高超,如描写香菱刻苦构思诗歌就非常传神。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图中B区域自东向西降水逐渐减少,自然景观变化规律是 ( )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某种原料”及“植物茎运输水分的部位”,设计了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操作如下:
①将整个装置放在黑暗处24小时.②再将装置放于光下照射5小时,取下A、B两叶片,分别经脱色、碘液处理后,观察,其现象为:A叶片呈蓝色,B叶片不呈蓝色.
③取出植株,洗净茎杆浮色,做成茎横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现象为:茎中的导管被染成了红色.请你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通常,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刻最可能出现在( )
(2015•成都)如图1所示,轻质硬杆K左侧与墙体相连(可自由转动,不能水平移动),右侧与A固定;长方体滑块B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A与B的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A、B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人的重力为G人,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S人;动滑轮P的重力为GP.
0~2s
4~6s
8~10s
A
相对地面静止
B
向左匀速直线运动
向右匀速直线运动
C
浸没在水中,
以2cm/s速度匀速下降
以4cm/s速度匀速上升
在空中,
以6cm/s速度匀速上升
在拉动过程中选取了三段时间,用表格记录了A、B、C的运动状态,图2记录了绳对C竖直向上的拉力 F C,图3记录了人对绳竖直向下的拉力FD.
在拉动过程中,B足够长,A 始终没有掉下;C受水的阻力、C露出水面后表面附着的水的质量忽略不计;运动中空气阻力不计;细绳的质量、滑轮与轴的摩擦忽略不计;绳或竖直或水平,不可伸缩且长度足够.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