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亚洲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这三个地区的共同特征是( )
A:都位于现今的湿润地区
B:都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区
C:都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
D:都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热带地区
阅读后请回答:材料一: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材料二: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如难和易,对立双方互相转化,还主张“无为”。材料三:主张实行“仁政”,要求统治者轻徭薄赋,还提出“民贵”“君轻”思想。材料四:主张“法治”,强化中央集权和君主权力,用严酷刑罚镇压人民反抗,以维护国家统治。(1)材料一中的“子”是指谁?他的思想核心是什么?(2)分别写出材料二和材料三的代表人物及学派。(3)当时各派思想家都四处游说,但大多未受到重用。材料四是谁的主张受到秦国统治者的青睐?(写出代表人物及学派)
材料一:法治政府建设是法治国家的关键,是法治国家建设的重心。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要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加强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材料二:1954年,第一部宪法颁行,奠定依宪治国的基础。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带来法治建设的十年倒退。1978年,改革开放重启中国法治进程。1997年,党的十五大将“依法治国”确立为基本方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社会主义中国的法治建设推到一个新的高度。国家建设发展长期实践中总结出的规律,决定了我们在法治之路上只能前进,不能倒退。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足量的锌粒加入到浓硫酸中,发现有大量的气泡放出,他们对气体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锌粒加入浓硫酸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
①浓硫酸能与锌反应,但不产生氢气,也不会产生氧气;
②SO2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能使品红(一种红色色素)溶液褪色.
【提出猜想】
甲:气体是H2;
乙:气体是SO2;
丙:气体是SO2和H2;
【实验探究】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的装置(部分夹持器材略去,假设每个能发生的反应都完全进行)进行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