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
材料二:
(1)材料二的人物是谁?
(2)他是哪个学派的创始人?他所创立的学说在战国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谁?
(3)他的政治主张是什么?
(4)他对教育的贡献有哪些?
(5)读了材料一的三句话,你受到什么启发?
(1)孔子。
(2)儒家。孟子。
(3)提出了“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4)①创办私学,广收门徒;②他注意“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③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④他要求学生时常复习,以便“温故而知新”。
(5)学习要实事求是,经常复习,要谦虚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