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表格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朝代

福利体系的内容及措施

西汉初年

财政支出中,社会福利支出有十多项,包括了收养孤儿、赈恤鳏寡、尊老养老、基础教育、医药救助、放赈救灾、丧葬抚恤、助贷贫民、协助生产等

唐宋时期

把“劝富豪以助济施”作为重要国策,但只是作为一种补充,主要用于特定的灾难救助、军事支出和水利工程。政府主要通过给予宗教团体一定量的土地,用此后的地租来兴办一些常规性福利机构,来为社会提供养老、医疗、救济、丧葬等基本公共服务。如唐代的悲田院,宋代的福田院、居养院、漏泽院、安济坊、安乐病坊等,多是采用这种办法,由僧人主持

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虽然把一些慈善机构收回,由官府自办,但还是积极引导民间资金投资社会福利事业,推动公私合作的公共设施建设。在赐爵筹资方面,进一步制度化,确立一系列的标准,并积极引导民间组织和资金参与地方架桥修路、挖井建池等公共设施建设,如《泉州府志》记载,泉州明清造桥260座,大多是公私合作建造,其中还有60多座是僧人主持兴造

——摘编自周素丽《中国古代公共福利体系》,《人民论坛》杂志2015年11月

根据材料,找出至少两个中国古代福利体系发展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2-12-10 07:06:1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示例:趋势一:公共福利由政府举办,到政府举办、劝富豪助济,再到官府自办,引导民间资金投资、公私合作。

说明:西汉初年社会贫困;唐宋国力强盛;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趋势二:宗教团体、僧人参与社会福利实施和救济,并逐渐成为福利救助的重要形式。

说明:西汉初年佛教尚未传人;唐宋、明清,佛教、道教、儒教逐渐三教合一,宗教势力在国家扶植下增强。

趋势三:由西汉初年单纯的福利救助,到唐宋、明清时期用于公共设施建设。

说明: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