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世纪中期以来“西学东渐”简表

阶段

时期

“西学东渐”简况

第一阶段

1840-1860年

一批爱国者从战争中惊醒,他们提倡“师夷”,是对当时人们普遍存在的天朝大国心理的大胆挑战,但却是空谷足音,长久不为清廷所重视。

第二阶段

1860-1895年

夷人的“长技”被提升为“西学”,并借助“体用”等中国传统哲学范畴,将中西学纳入统一体内,它进一步冲破了“夷夏大防”的藩篱,为人们大胆接受西学开辟了道路。以培养外语、军事、科技人才为目标的新式学堂增多,西式学堂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第三阶段

1895-1900年

维新派不仅将人们对西学的认识由“西艺”推进到了“西政”,而且第一次打破“隆中抑西”的传统文化价值观,为西学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在思想上进一步开辟了道路。到1897年底,各地已建立以变法自强为宗旨的学会33个,新式学堂17所,出版报刊19种。到1898年,学会、学堂和报馆达300多个。

——据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等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人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和认识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20-01-01 09:42:4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变化:从基本排斥西学到逐渐接受西学,主动学习西学;对西学的认识经历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观念的复杂历程。

原因:列强侵华不断加剧,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救亡图存运动风起云涌;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民族工业持续发展,民族资产阶级日益壮大,努力寻求民族资本主义独立发展的道路;世界联系日益紧密,中外交流日益频繁,西方文化不断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