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某校科学研究小组在学校的小型农业生态园内,开展了一系列植物栽培和科学探究活动。他们选取了长势和重量完全相同的三株玉米甲乙丙,分别放置在温室内进行无土栽培,培养条件见下表:

玉米苗

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

培养液

0.06%

土壤浸出液

0.03%

土壤浸出液

0.06%

蒸馏水

在光照、温度等其他条件都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培养一段时间后,三株玉米苗的长势和重量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6-11-15 06:04:0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两弹元勋"的高尚品格

    ①研制核武器除了连续作战的疲劳和挖空心思地用脑之外,还有一个更可怕的东西,那便是放射性核辐射对人体的伤害。

    ②20世纪70年代末,一次偶然的事故出现了。飞机空投时降落伞没有打开,核弹从高空直接摔倒了地上。天空没有出现蘑菇云,核弹哪里去了?指挥部立即派出一百多名防化兵去寻找。他们来回奔跑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邓稼先决定亲自去找,许多同志都反对。基地司令员陈彬同志出语非常感人:“老邓,你不能去,你的命比我的值钱。”邓稼先为生死与共的同志的真挚情感所打动。但他清楚地知道,放射性钚,在大自然中的半衰期是两万四千年,在人体内的半衰期是二百年,即进入体内后二百年还剩一半,这就是说,它将终生伤害着“吃剂量”(即受到辐射)的人的身体。仅仅一克重的钚就可以毒死一百万只鸽子。邓稼先心里有一句没有说出来的话:“这事我不去谁去?”

    ③他和二机部副部长赵敬璞同行。吉普车在大戈壁上飞跑,终于到了发生事故地区的边缘。一下车,邓稼先坚决阻拦赵副部长和司机与他同行,他急了。忘掉了对领导同志应有的尊重,大声对赵副部长喊:“你们站住!你们进去也没有用!”

    ④这位五十多岁的核科学家、中国核武器理论设计总负责人勇敢地向着危险区走去。终于,碎弹被他找到了,高度的责任感使他在一瞬间变成了一个傻子,他竟用双手捧起了碎弹片——这个含有剧毒的危险的放射物。他立即放心了,他们最担心的后果没有出现。他见到赵副部长的第一句话就是“平安无事”。就在这时,他意识到自己的身体一定是有事了。他主动邀请赵副部长与他合影留念。

    ⑤邓稼先在研制核武器的紧张工作中,从来没有主动邀请别人合影,这次他要特别留下一张纪念照,一定是内心已有了什么想法。他似乎觉察到自己寿命的期限了吧,尽管期限是模糊的,但危险是清楚的。他遭受到极为严重的放射性钚的辐射伤害,这将是他身体健康的巨大转折。这种伤害是现代医学水平无法补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