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15 岁的严治强爱上了硬地滚球运动,虽因肢体不协调,行动不便,在训练中常摔下轮椅,但倔强不服输的他没有放弃,3 次登上世界残疾人体育竞技的最高舞台——残奥会,并摘得银牌。严治强身残志坚的故事启示我们:残疾带来的负面情感体验(    )

①对于我们的成长有意义    ②不美好,一定是件坏事

③使生命变得更饱满丰盈    ④可以转变为成长的助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3-07-01 09:13:1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C

同类题4

阅读,回答文后问题。

    ①那棵树立在那条路边上已经很久很久了。当那路还只是一条泥泞的小径时,它就立在那里;当路上驶过第一辆汽车之前,它就立在那里;当这一带只有稀稀落落几处老式平房时,它就立在那里。

    ②那树有一点佝偻,露出老态,但是坚固隐定,树顶像刚炸开的焰火一样繁密。认识那棵树的人都说,有一年,台风连吹两天两夜,附近的树全被吹断,房屋也倒坍了不少,只有那棵树屹立不动,而且据说,连一片树叶都没有掉下来。这真令人难以置信。据说,当这一带还没有建造新公寓之前,陆上台风紧急警报声中,总有人到树干上旋涡形的洞里插一炷香呢。

    ③那的确是一株坚固的大树,霉黑潮湿的皮层上,有隆起的筋和纵裂的纹,像生铁铸就的模样。几丈以外的泥土下,还看出有树根的伏脉。在夏天的太阳下挺着颈子急走的人,会像猎犬一样奔到树下,吸一口浓阴,仰脸看千掌千指托住阳光,看指缝间漏下来的碎汞。有时候,的确连树叶也完全静止。

    ④于是鸟来了,鸟叫的时候,几丈外幼稚园里的孩子也在唱歌。

    ⑤于是情侣止步,夜晚,树下有更黑的黑暗;于是那树,那沉默的树,暗中伸展它的根,加大它所能荫庇的土地,一厘米一厘米地向外。

    ⑥但是,这世界上还有别的东西,别的东西延伸得更快,柏油路一里一里铺过来,高压线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公寓楼房一排一排挨过来。所有原来在地面上自然生长的东西都被铲除,被连根拔起。只有那树被一重又一重死鱼般的灰白色包围,连根须都被压路机碾进灰色之下,但树顶仍在雨后滴翠,有新的建筑物衬托,绿得更深沉。公共汽车在树旁插下站牌,让下车的人好在树下从容撑伞。入夜,毛毛细雨比猫步还轻,跌进树叶里汇成敲响路面的点点滴滴,泄漏了秘密,很湿,也很有诗意。那树被工头和工务局里的科员端详过计算过无数次,但他依然绿着。

    ⑦计程车像饥蝗拥来。“为什么这儿有一棵树呢?”一个司机喃喃。“而且是这么老这么大的树。”乘客也喃喃。在车轮扬起的滚滚黄尘里,在一片焦躁恼怒的喇叭声里,那一片清阴不再有用处。公共汽车站搬了,搬进候车亭。水果摊搬了,搬到行人能悠闲地停住的地方。幼稚园也要搬,看何处能属于孩子。只有那树屹立不动,连一片叶也不落下。那一蓬蓬叶子照旧绿,绿得很。

    ⑧啊,啊,树是没有脚的。树是世袭的土著,是春泥的效死者。树离根,根离土,树即毁灭。它们的传统是引颈受戮,即使是神话作家也不曾说森林逃亡。连一片叶也不逃走,无论风力多大。任凭头上已飘过十万朵云,地上叠过二十万个脚印,任凭在那枝丫间跳跃的鸟族已换了五十代子孙,任凭鸟的子孙已栖息每一座青山。当幼苗长出来,当上帝伸手施洗,上帝曾说:“你绿在这里,绿着生,绿着死,死复绿。”啊!所以那树,冒死掩覆已失去的土地,作徒劳无用的贡献,在星空下仰望上帝。

同类题5

先阅读下面一篇艺术性的议论文《老鼠的口味》,学习这篇文章的写法,仿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老鼠的口味

    似乎没有人考察过动物饮食与人类生活的内在联系。在我年幼时的20世纪60年代初期,曾有过这样的记忆:一次,居委会发放耗子药,每户分得一小包,是些黄红间杂的玉米粒和高粱米,凑近看时,能够隐约闻到一丝香味,妈妈说那是因为在鼠药里点了香油。记得我当时对老鼠羡慕得要命,恨不得抢吃那诱人的米粒。妈妈听到我的想法大惊失色,说可不要胡来,不然要出人命的。我是咽着口水记住妈妈的话的。上小学以后,我曾把当时的想法告诉要好的同学,不想他大喜过望,说他也有过完全一样的想法。原来我的“秘密”也是不少人共有的秘密,这在我童年的记忆中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正因为有过这样的记忆,所以看了天津灭鼠的报道后格外感慨。据《天津青年报》报道说,最近天津市开展大规模的灭鼠活动,全市投入了大量鼠药,可老鼠活动依然猖獗。有人怀疑鼠药失灵,经过认真观察发现,不是鼠药失灵,而是老鼠根本不吃。市居委会的吴同志说,其实原因很简单,我们的垃圾箱中,馒头、火腿肠太多了,老鼠吃都吃不过来,怎么会去吃掺药的玉米粒?和平环卫队的于同志说,用汽车装垃圾时,他时常好奇地扒开垃圾看看,有时发现一大半都是吃剩的东西,鸡、鸭、鱼、肉,应有尽有。他曾往垃圾箱内撒过鼠药,老鼠理都不理。

    老鼠生活水平的提高与人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否成正比,我不知道。从天津的情形看大抵是如此的。但人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一定会导致奢侈浪费,一定要使老鼠的饮食水平也跟着水涨船高,却是我始料未及的。从全国范围看,天津算不上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下岗职工、待业人员还有相当人数,潜在的困难不少;世界范围看,中国算不上富国,每年还要进口大量的粮食以解决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天津的老鼠未富先娇起来了,广州的老鼠,上海的老鼠又要吃什么呢?恕我缺乏想像力,大概只有吃天国的美味了。然而,时常从报上看到的消息也不免让人丧气,欧美虽然比我们富,但说到吃食,他们似乎比我们“抠门”得多。前两天看到一则报道,说瑞士居然有个葛朗台俱乐部。其成员以勤俭节约著称,每人服装最多不超过3套,家中电视多为过时的14英寸黑白货,有人甚至根本没有电视,连发霉的面包也要加温以后再吃,其寒酸状大概不免让天津老鼠齿冷了。

    老鼠口味的刁钻虽然让人感慨,但并不是不能改变的,只要人类加强自律,改掉奢侈浪费的坏毛病,区区耗子又能神气到哪里去?但真正令人头疼的是,生活中有一种硕鼠,其胃口之大,口味之刁,却不是轻而易举可以改变的。天津老鼠的口味都已经变了,何况有身份、有地位的硕鼠?所以,对付他们的药更需特制。

(选自《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