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古今中外,高举某种远大理想以改造社会的方案可谓不绝如缕,然而理想常常是越崇高越不容易实现,甚至变成从潘多拉魔盒中出来的妖怪。

②好的课堂,一定是教师引领,学生投入,这样才能形成上行下效的良好学风。

③他是一个非常有主见的人,周围的人的一些不经之谈根本不会改变他的意见,也不会影响他的情绪。

④接下来,孝子们就敛声屛气,等待舅娘家的质询了。在这种情况下,娘家的人总要提点意见,向孝子们发难。

⑤在百无聊赖中,他随手抓过一本书来,科学也好,文学也好,横竖什么对他来说都一样。

⑥我们总是对生活中遇到的不文明现象有很多不满,但我们是否深刻反省过自己乱扔垃圾、横穿马路、随意插队等不可理喻的行为呢?

A:②③⑥

B:①③⑤

C:①④⑥

D:③④⑤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7-04-13 09:25:1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D

同类题3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①作为全球贸易量最大的水果之一,香蕉堪称是食用最方便的水果。然而,起源于亚洲的香蕉枯萎病4号小种,在重创亚洲香蕉业后,正在肆虐大洋洲,如果4号小种最终登陆香蕉的重要产地——拉丁美洲,那么,世界香蕉贸易将遭受毁灭性打击。
        ②这个“罪魁祸首”是由一种名为镰刀菌的土壤真菌所引起的,受到镰刀菌感染的整株香蕉苗会枯萎死亡;更严重的是,镰刀菌的生存能力非常强,在土壤中的存活期可以长达20年。镰刀菌又被分成4个不同的生理小种,其中以新出现的4号小种危害最大,受到感染的香蕉苗都会病死,根本没机会结出果实。
        ③也许有人会疑惑,这么庞大的一个产业怎么可能被小小的真菌逼上绝路呢?这其实是由香蕉产业的一个“特点”所决定的。
        ④虽然世界上的香蕉品种很多,但当今全球香蕉产区种植的99%以上都是一个名为华蕉的品种。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人们大量种植的是一种被称为大麦克的香蕉品种,大麦克的果型比华蕉大不少,口味出色,果皮也比华蕉结实,这对于极度依赖运输的香蕉产业来说是最佳之选。然而在20世纪50年代,对大麦克有着致命杀伤力的香蕉枯萎病1号小种横扫整个拉丁美洲,整片香蕉园绝收绝种。对于1号小种有着不错抵抗力的华蕉,尽管在其他方面都逊于大麦克,还是从温室中被请出来,开始在中美洲被大量种植,进而扩展到全球各产区。然而,到了21世纪,历史再次重现,华蕉对于枯萎病4号小种完全没有抵抗力,人们又一次为“香蕉灭绝”问题而头痛。
        ⑤从香蕉枯萎病4号小种开始肆虐亚洲到现在,将近20年过去了,这种危险的真菌仍然没能传到拉丁美洲。这是因为枯萎病病原体的传播只能通过两种途径进行:含有病原体的土壤和被感染的香蕉组织,而土壤和植物组织恰恰是各国边境检疫部门高度关注的目标,被严格禁止带入香蕉产地。一些较为现代化的香蕉种植园也有自己的防护体系,各种可能的病原体载体,乃至细小到附着在进出人员鞋底的土粒,都会被小心翼翼地处理。
        ⑥面对枯萎病4号小种席卷全球的趋势,封堵策略还会继续执行下去。香蕉会不会真的灭绝呢?答案应该是否定的。几十年来,人们对于香蕉枯萎病的病原菌、致病机理和传播途径进行着不断深入的研究,也正做着各种应对计划。
(节选自《百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