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题干
战国诸子著作中屡见“不夺农时”、“不违农时”的提法,从魏晋南北朝到元代,《齐民要术》把“耕田”列为第一卷,却无专篇讨论天时。《陈旉农书》将“天时之宜”列为第四篇,将“地势之宜”“耕耨之宜”置于其前。到明清农学著作之中,“人”之主观能动被强调到过去从来没有的高度。这种变化主要源自于
A:天人关系认识深化人本主义觉醒
B:生产发展、技术水平进步
C:人口剧增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减弱
D:农书官方化,科学精神锐减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0-07-12 01:59:4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B
同类题1
我们应该避免在公众场合进行高声喧哗,在公众场合高声喧哗会产生
____
污染,这里高声喧哗的“高”是指声音的
____
;女高音歌唱家和男低音歌唱家,这里是“高”、“低”是指声音的
____
;(后两空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同类题2
承担责任会有回报,同时也可能会付出代价。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同类题3
维新变法运动时期,维新派的思想中吸收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的不少内容,但其中不应包括
同类题4
受精过程的顺序为( )
①第一次卵裂开始 ②释放第二极体 ③顶体反应 ④穿越透明带
⑤雌、雄原核的形成 ⑥雌、雄原核融合
同类题5
图甲表示一列简谐横波在t=20s时的波形图,图乙是该列波中的质点P的振动图象,由图甲、乙中所提供的信息可知这列波的传播速度v以及传播方向分别是( )
小学学科试题库
小学语文
小学数学
小学英语
小学科学
小学道德与法治
初中学科试题库
初中数学
初中语文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政治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科学
初中信息技术
高中学科试题库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政治
高中历史
高中地理
高中信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