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假如有一项活动由你主持,活动规则如下,每位参加者先交5元赞助费,再连续抛掷三枚骰子,计算朝上面的数字和.若和为18,则获一等奖,得奖金20元;若和为17或16,则获二等奖,得奖金10元;若和为14或15,则获三等奖,得奖金5元;若和低于13(含13),则不得奖.此次活动所集到的赞助费除支付获奖人员的奖金外,其余全部用于资助贫困生的学习和生活.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7-11-15 01:25:1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文,回答提问

握住母亲的脚(节选)

春华

    ①一位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到一家颇具实力的公司应聘面试,主考官只对这位才华横溢的大学生提了一个问题:“你抱过母亲的脚吗?”

    ②年轻大学生被主考官的提问弄愣了,满脸绯红。主考官接着又说:“明天这个时候,请你再来一次,不过有一个条件,你必须抱抱你母亲的脚。”

    ③青年红着脸走了。他弄不明白主考官的用意,但无论如何,自己也要按主考官的要求抱抱母亲的脚。

    ④青年大学生早年丧父,贫寒的家里只有他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靠替人做佣人才供他读完了大学。(A)青年大学生其实是理解母亲的,也很爱他的母亲。但她压根儿没抱过母亲的脚,他不知抱母亲脚时心头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

    ⑤青年回到家里,母亲还没有归来。他想,母亲长年在外奔波,那双脚一定很疲乏,今晚,我一定要替她洗洗脚,然后轻轻按摩一番。

    ⑥母亲很晚了才回来。青年请母亲坐下,然后端来一盆热水,右手拿毛巾,左手握母亲的脚。陡然间,他发现母亲的脚竟然像木棒一样坚硬。青年大学生顿时潸然泪下,紧紧将那双脚拥在怀里,久久地不肯松开。

    ⑦(B)那晚,青年大学生终于理解了母亲。

    ⑧第二天,青年如约去那家公司,心情沉重地对主考官说:“我现在才真正明白,做人是那么不容易,成才又是何等的艰难。你让我明白了一个极其简单的道理,一个人只有理解了母亲,他才可能善待自己!”

    ⑨主考官这时笑了,点点头说:“你明天来公司上班吧!”

    ⑩主考官旨在考验年轻大学生的悟性,岂料却让一个人的灵魂获得了升华。

    ⑪年轻大学生从此铭记着母亲的艰辛,也一刻不忘自己肩负的责任。没几年,他便成长起来,而且做了一家大公司的老板。

    ⑫故事一度让我感动,也令我深深羞愧。

    ⑬许多年以来,当我终于长成一棵大树,当我坐在偌大的教室里给那些虔诚地唤我老师的朋友谈创作体会的时候,我就告诉他们:一个人要想读懂人生真谛,不妨回去握握母亲的脚,那是一部比任何经典教材都具震撼力的巨著,读懂了它,你就读懂了整个人生。

    ⑭握母亲的脚在手,其实握着的是自己一生的命运。

同类题4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进入互联网梦境时代

       在美国电影《盗梦空间》中,男主角科布和妻子在梦境中生活了50年。从楼宇、商铺到河流浅滩,一草一木,这两位造梦师用意念建造了属于自己的梦境空间。你也许并不会想到,在不久的未来,这种科幻电影中的情节将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如今,现实中的造梦行动已经开始在互联网时代悄然上演。

       互联网X实验室在《互联网进化论》一书中曾经提出:互联网正向着与人类大脑高度相似的方向进化,它将具备自己的视觉、听觉、触觉、运动神经系统,也会拥有自己的记忆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可以称之为“互联网虚拟大脑”。另一方面,人脑至少在数万年以前就已经进化出目前互联网所具备的某些功能,不断发展的互联网将帮助神经学科学家揭开大脑的秘密。

       目前,“互联网虚拟大脑”正在从科技的迷雾中一点一点清晰地浮现出来。云计算的出现预示着互联网中枢神经的萌芽,物联网的发展预示着互联网感觉和运动神经系统的发育,社交网络的扩张代表着互联网神经元和神经网络的成熟。另外,大数据的崛起、人工智能及虚拟现实技术的迅速发展已经在提醒我们,“互联网虚拟大脑”不仅可以产生自己的记忆、思想,甚至已经开始产生互联时代的“梦境世界”。

       数以亿万计的数据正在世界各个角落被“互联网虚拟大脑”的触角不断捕捉和吸收,社交、搜索……所有看似微不足道的信息都在源源不断充实着“互联网虚拟大脑”,组成巨大的记忆库。根据技术研究机构IDC的预计,大量新数据无时无刻不在涌现,它们以每年50%的速度增长。据统计,到2020年,预计将有35ZB的数据产生是2009年数据量的44倍。这些庞大的数据已经成为“互联网虚拟大脑”进化的基石。

       就像人脑会通过观察、记忆进行思考一样,在占有海量数据的基础上,“互联网虚拟大脑”开始有了产生“思想”的需求。现在,帮助“互联网虚拟大脑”从互联网时代浩瀚的数据宝藏中收获知识和“洞察力”的计算机工具正在快速普及,处在一线的是正在迅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比如自然语言处理、模式识别以及机器学习。日渐完善的大数据分析技术开始帮助人们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可以说“互联网虚拟大脑”已经开始慢慢产生“思想”。

       基于大数据的数据分析模块不断影响和刺激“互联网虚拟大脑”的中枢神经,这时的互联网就像一名脑部逐渐成熟起来的婴儿,在占有越来越多的外界刺激和记忆后,便开始产生虚拟梦境的迹象。

       事实上,与虚拟现实相关的技术在20世纪初便开始萌芽。早在1915年,世界上第一场3D电影在纽约阿斯特剧场上映。到20世纪60年代,图形学之父伊凡·苏泽兰开发出世界上第一个虚拟系统和头盔式显示器。此后40多年间,不断有人试图挑战虚拟现实技术,希望将之变成一项可以普及的技术,但统统遭遇滑铁卢。其中包括任天堂所推出的Virtual Boy游戏机,直到现在仍然被称为历史上最失败的游戏机之一。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领域依然火热,索尼、三星等企业纷纷发力虚拟眼镜、头;盔。这些尝试可以视之为早期互联网梦境的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