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有一部系统地介绍了南洋、欧美各国历史、地理的书籍,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而作 。”此书是( )
A:《中外纪闻》
B:《天演论》
C:《四洲志》
D:《海国图志》
学习隋唐史后,四位同学做了主题演讲,最能准确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 )
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①士不可以不弘毅,____。 (《论语》)
②采菊东篱下,____。 (陶渊明《饮酒》)
③木兰不用尚书郎;____,送儿还故乡。 (《木兰诗》)
④池上碧苔三四点,____,日长飞絮轻。 (晏殊《破阵子》)
⑤烽火连三月,____。 (____《春望》)
⑥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 (崔颢《黄鹤楼》)
⑦____,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⑧海内存知己,____。 (王勃《____》)
0.85×101=____
60×5=____3×80=____270–90=____ 720-400=____ 0×7= ____
21×4=____ 7×8+6=____ 20×3+17=____ 76×9≈____ 106×5≈____
小强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石块的密度时,设计了如下步骤:①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记为V1;②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记为m;③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调节天平平衡;④把石块浸没在水中,读出水面对应的刻度记为V2.你认为最合理的实验顺序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