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关于打点计时器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220V的交流电源

B: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220v的直流电源

C: 使用的电源频率越高,打点的时间间隔就越大

D: 在同一纸带上打的点越密,说明物体运动的速度越慢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7-02-22 02:53:2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D

同类题4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

扬州的州城(节选)

      北宋时扬州的“州城”,只略向南稍加扩展,而蜀岗上的“子城”已成为废墟。

      南宋期间,扬州成了江淮地区抗金、抗元的主要战地之一。朝廷命扬州知州吕颐浩在“州城”的基础上修建“宋大城”。西城墙南起砚池经保障河北至长春桥,全长2860米;北城墙在漕河南,西起长春桥,东至高桥以西,全长2100米;东城墙在古运河西岸,北起高桥,南接康山街,全长2950米;城南墙沿用唐“罗城”南城,沿古运河北岸,全长2200米。这座宋大城全部用大砖砌造。

      数十年后,为适应军事需要,又在原蜀岗“子城”的废墟上修筑土城“堡寨城”,也称“堡城”。它的西、南、北城垣(yuán墙)大部沿用原“子城”的城垣加以修筑,只另筑了东墙。这座城的周长约5000米,面积1.6平方公里。堡城与“宋大城”相对,其间相隔约一公里,又筑“夹城”以通往来。所以这时扬州一地有三城,即“宋大城”、“堡城”和“夹城”,总称“宋三城”。又因三城形似蜂腰,所以又名“蜂腰城”。宝祐年间堡城重建,因此堡城改名为“宝祐城”。

      ……扬州出土的宋城遗址城砖中,有不少印有“大使府造”的字样,还有不少城砖印有韩世忠抗金部队的番号和后来抗元部队的番号,这正反映了南宋时建城的军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