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作文:

       大千世界,滚滚红尘,有很多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们,尽管卑微却并不卑贱,尽管贫穷却并不贫贱,他们勤勤恳恳地劳作,认认真真地生活,是他们,让我们更多地看到了善良;是他们,让我们看到了无私;是他们,让我们看到了坚强……把眼光投向社会的最底层,看看那些在艰难的生活中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们!请以《不一样的他(她)》为题,写一篇记事写人的记叙文。

       要求:①选定特定的人物对象,关注社会生活中那些最底层的人们;②具体记叙一两件事来反映人物的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和性格特征;③适当运用抒情和议论,让主题突出,思想深刻,更能反映社会问题;④结构完整,层次分明,书写工整,不少于550字。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8-01-08 06:33:5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参考例文】不一样的她 母亲是黑夜里的一轮明月,当你孤立无助时,柔和的光芒使你走出迷茫;母亲是黑夜里的一床棉被,当你瑟瑟发抖时,贴心的呵护和温暖使你安然;母亲是疲倦时的一杯清凉的茶,当你无力时,使你神情气爽。每当想起母亲,心中就很温暖,真想说声:“妈妈,有你,我很快乐!很温暖! 总以为妈妈在身旁时很唠叨,不忍双耳受罪,有时竟粗鲁地,顶撞她。后来才知道是自己错了,而且错的是那么愚蠢,那么另人讨厌。其实,妈妈那雷声般“噼里啪啦”的唠叨是一种爱,一种不一样的爱,那是关怀的体现,爱的象征。 记得小时候常常背着母亲

同类题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70年代,《昭文新报》在汉口创办。内容多为轶闻趣事,与当时以刊载官方文书为主的《京报》《宫门钞》旨趣颇异,开创国人办报的先例。

1895年维新运动中,中国人办报形成高潮。影响较大的有《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等。

     1896年,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西洋影戏”,这是中国第一次进行电影放映。

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创办人任景丰拍摄了京剧《定军山》片段,这是中国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新中国成立后电影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1905年,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创刊于东京。为大型政论型月刊。是革命派在海外的主要宣传阵地,以“三民主义”为其宣传中心。

     1923年,由英美报商创办的“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台”在上海正式开播。

1926年,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哈尔滨无线广播电台正式开播。

     1927年,上海新新公司开办了中国第一座私营广播电台,1928年中央广播电台在南京开播,这是近代中国第一座全国性广播电台。

    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广播电台。截止2005年我国已办广播节目1800多套,有70多套广播节目实现卫星传输。

     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播,这是中国第一家电视台。1978年北京电视台更名为中央电视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形成了“天上卫星转发,地上有线网络传输”的新格局。

     1993年,中国第一条互联网专线正式开通,截止2008年中国网民达到2.98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2.6%。

——摘编自人民版教材《历史—必修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