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如图是用照相机所拍摄的某小球在水中下落的一张频闪照片.已知水池壁上每块瓷砖的高度为h cm,闪光灯每隔ts 时间闪亮一次(即拍摄一次).观察照片,请你根据此图片分析解答以下问题:

①小球从A位置到D位置的运动是什么性质的运动?为什么?该过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cm/s?

②小球从B位置到D位置的运动是匀速运动吗?为什么?

③小球通过D点时的速度为多少cm/s?小球此时受到哪两个方向的力?这两个力的大小、方向有什么关系?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7-06-29 03:21:0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解:①由图可知,小球从A位置到D位置的过程中,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距离不相等,所以小球从A位置到D位置做变速运动;

同类题5

研究人员用克隆猕猴创建糖尿病模型并探索该病的治疗方法.实验过程如下:

将9只健康的克隆猕猴进行适应性饲喂2周后,随机分为甲乙两组.


甲:糖尿病模型组(6只)

乙:正常组(3只)

饲喂

高糖、高脂的饲料和充足的饮水、水果,喂养4周

普通饲料和充足的饮水、水果

处理

静脉注射30%的链脲佐菌素(糖尿病诱导剂)

不做处理

采血

3天后空腹采血,以后每周采2次,连续12周

与甲组同时段空腹采血

处理

A组:3只猕猴动脉注射一定量的干细胞悬液

B组:3只猕猴动脉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不做处理

采血

注射后第1、6周空腹采血

与甲组同时段空腹采血

(1)实验中对照组是____ .

(2)链脲佐菌素为一种广谱抗菌素,具有抗菌、抗肿瘤作用,其副作用为破坏动物体内的____  细胞导致动物患上糖尿病.

(3)实验中主要监测血液中四项基本指标:①____ 、②血脂、③____ 和C﹣肽等物质的含量变化.

(4)血液中C﹣肽含量变化是诊断糖尿病类型的重要依据.1分子某前体蛋白在细胞的____ 处合成后.通过内质网以小泡形式运输到____ ,在酶的作用下水解成1分子③和1分子C﹣肽,然后以____ 方式分泌到细胞外.

(5)饲喂12周后,收集乙组中某只猕猴24小时的尿液,经防腐处理后,取尿样2毫升加入1毫升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试管中____ ,空腹情况下乙组猕猴仍能使①维持在正常水平,其体液调节过程是:____ 

(6)实验中采用干细胞移植的方法治疗糖尿病猕猴.为追踪干细胞成活、分化等情况,研究人员设计了巧妙的方法:选用正常雄性猕猴作供体,将干细胞移植到雌性糖尿病猕猴体内,干细胞中的____ 作为追踪的标记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