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小题。
                                                                                                                               人类水资源现状
        ①水是人类及其他生物繁衍生存的基本务件,是人们生活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具有许多其他资源所没有的、独特的性能和多重的使用功能,是工农业生产重要资源。工业生产中,水具有冷却、加工、沸腾、蒸发、传送等一系列功能。农业用水占了全球使用量的73%,这里主要指灌溉用水。
        ②全球有水139万亿立方米,其中97.3%是咸水。2.7%的淡水中又有69%以冰雪形式存在或作为冰帽几种在南北极的高山上难以开发利用。只有很少的水可供人们使用,有直接经济效益。水的数量虽在一定时期内是保持平衡的,但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又是非常有限的。目前,世界上早已有出现了水危机的国家,如埃塞俄比亚。联合国已发出警告:“水将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危机。”水资源已成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持续发展的非常稀缺的资源。现在世界上约2/3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水的危机。
        ③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l/4。尽管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左右,但地区分布十分不均,有八成分布在南方,而南方耕地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l/3左右。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我国地域广阔,南北跨度极大,远距离调水的难度可想而知。因此,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并不很大。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300立方米,到2030年人口高峰将达到l6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700立方米,将接近或达到世界公认的用水警戒线。缺水将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中国平均每年因旱受灾的耕地面积约四亿亩。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全国年排放废污水总量近600亿吨,其中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在全国调查评价的700多条重要河流中,有近50%的河段、90%以上的城市沿河水域遭到污染。
        ④供需失衡的结果,一是国民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二是城市与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目前,北方水资源开发程度已超过50%,导致河道断流和湖泊萎缩;南方水网地区污水超标排放,造成水体污染;西北干旱区大量挤占生态用水,荒漠化趋势蔓延;西南山丘区坡陡田高水低,水资源开发利用_T-程艰巨。从全国看,水资源现状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已经明显不足。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7-12-19 06:37:2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煤改气”与燃气蒸汽锅炉》,回答问题.

“煤改气”与燃气蒸汽锅炉

当前,大量散烧煤消费是造成雾霾的主要因素之一.数据显示,我国直接燃烧煤炭产生的二氧化硫占全国总量的86%,产生的PM2.5占总量的50%以上,把工业锅炉、居民取暖等用煤改为用电或气,可以大幅减少直燃煤,极大改善空气质量.

针对燃煤取暖对空气污染的贡献率高(我市约为22.4%)这一问题,北京市启动了农村地区“煤改电”“煤改气”工程,即用清洁能源替代燃煤.北京市“煤改气”工程使用天然气作为气源,因为天然气的热值为3.8×107J/m3,远高于人工煤气的热值1.5×107J/m3

如图所示的燃气蒸汽锅炉,是用天然气、液化气、人工煤气等气体作燃料在锅炉中燃烧,燃烧后的高温烟气通过烟气导管在水套内、外、中管里盘绕,最终经烟囱排出炉外.此过程中气体燃料燃烧释放出来的能量不断传递给水套中的水,使其温度升高并产生带压蒸汽形成热动力.

燃气蒸汽锅炉是整个水暖系统的核心,那么,它就不得不对水暖的能耗问题承担主要责任.让我们看一下藏在锅炉背后的秘密:锅炉“热效率”.

所有生产燃气锅炉的厂家均声称其“锅炉热效率达到了90%以上”.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认为:天然气在锅炉中燃烧释放的能量至少有90%都被水吸收了呢?错!锅炉“热效率”是指锅炉将煤气、天然气等转换成热能的能力,也就是锅炉内燃料充分燃烧的能力,即燃烧在锅炉中燃烧放出的热量与等质量的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之比.至于水在锅炉中被加热吸收的热量与锅炉内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比,可以用“热交换率”来描述,与锅炉“热效率”的含义不同.

燃气锅炉烟囱口的废气温度越高说明该锅炉的“热交换率”越低,大量的热能没有被水吸收而随着烟气被白白地排到了室外空气中了.经实地测试,某知名品牌燃气锅炉烟囱出风口的温度为120℃,而绝大多数家用燃气锅炉烟囱的出风口温度都在160℃以上,有的甚至达到了200℃.那么降低燃气锅炉烟囱的出风口温度将是提高锅炉“热交换率”的有效途径.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